魏延死后,蜀汉还有十大猛将,他们分别是谁?武力如何排名?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的武将阵容随着五虎上将的相继离世而逐渐衰落,但即便是在魏延被斩杀之后,蜀汉仍然有不少能征善战的猛将。这些将领或许名气不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响亮,但他们的武力和战绩同样值得关注。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魏延死后,蜀汉仍然活跃的十大猛将,并尝试对他们的武力进行排名。
第十名:马忠
马忠在《三国演义》中并非东吴那位擒获关羽的马忠,而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他曾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多次同马岱搭档出战,表现稳健,但缺乏特别亮眼的单挑战绩。他的武力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更多以统兵和防守见长,因此排在末位。
第九名:赵广
赵广是赵云的儿子,虽然演义中对他着墨不多,但虎父无犬子,作为赵云的子嗣,他的武艺应当不会太差。可惜的是,他在蜀汉灭亡时随军战死,未能留下更多战绩。由于缺乏具体战例,只能凭借出身推测他的实力,暂列第九。
第八名:关索
关索是关羽的第三子,在民间传说和部分版本的演义中有所提及。他武艺高强,曾在南征孟获时立下战功,后来据说留镇南中了。虽然关索在演义中的表现不算突出,但考虑到他的家传武学,想必他的武力应属中上水平,只不过由于他缺乏与一流高手的对战记录,故排在第八。
第七名:罗宪
罗宪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守将,曾在永安(白帝城)抵御东吴的进攻,表现极为顽强。虽然他的统兵能力更为突出,但能在乱军中坚守城池,让东吴名将陆抗铩羽而归,想必他的个人武力也不容小觑。不过,由于缺乏单挑战绩,只能排在第七。
第六名:霍弋
霍弋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长期镇守南中,稳定后方,即便刘禅都投降了,他仍然坚守南中,堪称蜀汉最后的硬骨头。他的武艺虽不如姜维等人耀眼,但能独当一面,说明其综合能力极强。演义中虽未详细描写他的单挑能力,但作为一方统帅,武力至少属于二流中上水平。
第五名:廖化
廖化是蜀汉的"活化石",从黄巾起义时期一直活到蜀汉灭亡,堪称传奇。麦城突围时,他拼死杀出重围请救兵;北伐战场,他十合诈败翟元引诱曹军;晚年的他更在洮水之战中,一枪刺中徐质坐骑,助姜维完成反杀。这位见证蜀汉兴衰的老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其武力或许不及巅峰,但战场经验已达化境,可排在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