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录:就拿咱们手机为例,2015年之前,安卓手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短板,就是用一用这个手机就非常卡。那这个就是典型的性能问题,你看我们的内存硬件几乎跟苹果的硬件能力差不多,但是这个手机的表现就天壤之别,苹果手机永远是非常顺滑。
记者:是什么在制约着它?
王成录:就是整个系统和硬件之间的全栈配合。全栈不是某一点,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我们如果没有所有系统的改变能力,它对我是个黑盒子,我就没有办法,性能也提升不了。如果说我们要想更加充分地把硬件能力释放出来,最好是这个东西完全由你来重写。
从1998年加入华为,王成录在华为工作了24年,是公司元老、技术骨干之一,陪伴华为从工程交换机逐步发展到IT、通信、消费者电子产品等领域。2015年,王成录就任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全面负责华为终端软件的战略规划和开发,鸿蒙系统由此诞生。
经过1年的讨论,2016年,王成录首次在消费者业务务虚会上分享了鸿蒙,但彼时的鸿蒙在内部的首秀并未引起太大波澜。2017年,鸿蒙内核1.0完成技术验证,此时,华为内部对鸿蒙的看法依然平淡,转机出现在不久后。
王成录:那会华为手机已经增长得非常快了,我们基本上每年都大概百分之四五十的增长,任正非就认为这种增长让他非常担心。他说业务到底凭什么会增长这么快?所以他就想一个人把手机所有的部门,一个一个要看一遍,就他自己看,所以软件就是我来给他汇报。软件特别不好懂,我就想怎么讲能让他能理解呢?我就想干脆把他请到实验室来,我就边讲边给他看。那会第一个鸿蒙版本已经做完了,我们当时就做了一个演示样例,就是让他理解这个鸿蒙万物互联,因为我们将来可能会做手表,会做耳机,那么多的设备,一个消费者买了,我能不能让大家设备之间协同变得非常容易。
记者:换句话说,你一开始不是从替代安卓的想法进的。
王成录:对。
记者:而是说我就是想万物互联的这个想法进的。
王成录:对,没错,我跟任正非当时演示的就是用华为的手机碰一碰阿里的音箱,音乐的歌词就在我手机界面上了。我在手机界面上可以操作下一首、快进,当我把手机拿走的时候,音乐还会在音箱继续播放,这就是万物互联,就变得非常容易。所以那一次就让任正非非常理解,他说这个是未来的方向,你一定要做。
2014年,王成录任华为中央软件院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前瞻性软件技术预研。中央软件院隶属2012实验室,2012实验室是任正非看过电影《2012》后成立的前沿技术研究部门。
王成录:这个实验室做什么呢?看的是五年以后的事,就不许你看近期的事,就逼着你往前看。软件它很难理解,所以它特别容易变成一个配套的产品,比如这个产品有需求,你给我做个软件,那个有个需求做个软件。这样的话我就觉得如果这样做下去,我也不知道我未来的方向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