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 秦天:在此情形下,伊朗希望降低外界对其核计划的关注度,同时提出以色列核问题,试图引发外界关注。以色列核问题长期处于模糊状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就已掌握全部核武器技术,美西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予以默许。但在伊核问题上,对伊朗尚未达到核武器程度的铀浓缩等活动却严厉打压。伊朗此次披露相关情报行动,实则是对美西方在以色列拥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进行批判。
据报道,1986年,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了一位名叫瓦努努的人提供的材料。瓦努努在1976年到1985年期间担任以色列迪莫纳核基地的技术员。根据他拍摄的照片及披露的信息,核专家认为以色列拥有生产核武器的相关材料,并且生产出了核弹头。
2014年,美国《大西洋》月刊曾刊文援引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以及前总统吉米·卡特透露的信息,以色列拥有大量核武器。
2024年10月,一个名为"中东观察家"的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所谓"绝密文件",披露了当时以色列准备报复打击伊朗的相关计划。该文件除描述了以色列方面的弹药调动和军事演习等信息外,还提到"美国没有看到以色列计划使用核武器的迹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时报道称,这暗示以色列实际上拥有核武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 秦天:此外,伊朗此次披露的消息还与正在进行的伊核谈判有关。以色列对伊核谈判持不认同、不看好的态度,甚至试图破坏。随着伊核谈判推进,以色列很可能干扰谈判节奏。伊朗此时披露对以色列的情报行动,是对以方的提前预警,希望以色列不要鲁莽行事,以维护伊核谈判的态势和进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 秦天:未来,无论伊朗此次情报行动是否属实,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谍战、暗战、情报战都将持续,特殊条件下甚至可能出现重大升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主编魏东旭分析认为,伊朗选择这个时间点公布相关信息,或出于两方面考虑。首先,这次是伊朗主动对外公布相关信息,伊朗可能会掌握以色列的一些核心机密情报,一旦配合远程导弹或是远程自杀式无人机发动袭击,会给以色列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压力。其次,通过主动对外公布但并没有透露细节的方式,伊朗可以利用获取的情报对以色列进行舆论战和信息战。在削弱以色列情报机构影响力的同时,也是对以色列的一种警告。
魏东旭介绍,过去几十年,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情报战一直进行得非常激烈。以色列的情报机构对伊朗进行了长时间渗透,不仅试图从伊朗获取一些机密信息,甚至试图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破坏。此前伊朗一些核科学家在国内遇袭事件,也都被认为和以色列有关。另外,以色列情报人员还渗透到伊朗内部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进行斩首式袭击。伊朗方面也会在情报层面进行反击,例如伊朗的情报机构会抓捕并反渗透那些潜伏者。此外,伊朗可能会尽最大可能获取以色列的机密军事信息和战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