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算出人类灭绝时间 地球将回归盘古大陆

2025-02-21 17:42  头条

据英国《卫报》、《每日邮报》等媒体报道,英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利用气候模型,模拟出了人类的未来,结果显示人类将在2.5亿年以后灭绝。

届时地球的六大板块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每天面临高温和高湿度,大西洋将变成内陆海洋。

英国科学家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人类的未来真的会走向灭亡吗?

英国科学家计算出人类灭绝日期

2023年《地球自然科学》学刊上的一篇学术论文引发了广泛关注,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法恩斯沃思带领团队通过计算机利用气候模型,对未来地球的环境发展进行模拟计算。

他表示,遥远的未来前景一片灰暗,人类的发展极有可能会被终止。未来地球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根据亚历山大·法恩斯沃斯团队的预测,2.5亿年后,地球的气候和迪巧构造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各大洋分割开的六块大陆将会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新大陆。

这个新大陆极有可能是一个圆环形状,原本在大陆外围的大西洋一部分将被圈进新大陆中,变成内陆海,外围有太平洋占据主要部分。

不过这个新形成大陆的形状只是研究人员做的预测,最终究竟是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但是,研究人员们肯定大陆最终会合并到一起。

那么大陆合并到一起不是更方便人们生活吗?岂不是能实现开车走遍七大洲?

一整块儿大陆听上去感觉好像更适合人们生活,但现实远没有这么乐观。

法恩斯沃斯表示,新大陆将形成三重打击,哺乳动物在新大陆将面临非常严峻的生活环境,食物、水源等生存物资愈发稀少。

研究人员用计算机建立气候模型,模拟了新大陆的气候环境。首先,地壳运动使大陆合并的过程将伴随着可怕的火山爆发。

我们生活的大陆上已知的火山有两千多座,频繁的火山爆发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会加剧地球暖化。

其次,太阳直射的温度直线上升,气候越来越极端,比如2023年夏季,全球多地温度突破40℃,极端高温天气已经悄然降临。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就已经使我们看见明显的气候变化了,到了超级大陆时代,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左右。届时,整个地球的气候环境只会更加极端。

英国《卫报》称,根据模拟显示,大陆合并后,气候变化极具戏剧性,沿海地区会更加潮湿,内陆干旱地区则会极度干旱。

可利用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超级大陆上只有8%~16%的土地适合哺乳动物生存,但是长时间超过40℃的气温,对于地球上绝大部分物种的生存会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人类的生存发展史亦是人与自然的抗争史,但即使今天的人类文明如此璀璨,也无法阻止自然灾害。

2.6亿年前生物大灭绝,将近90%的物种灭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极有可能是和全球气温剧变有关。像这样的生物灭绝事件,基本上间隔1亿年便会发生一次。

英国科学家的预测并不是危言耸听,若是环境继续恶化下去,人类的未来一片黑暗。人类在宇宙中实在是太渺小了,想要对抗这等灾害,不过是螳臂挡车,蜉蝣撼树。难道人类的未来真的会止步于此吗?

人类的未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下过探索宇宙的脚步。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诗经·小雅》里就已经有关于月食的记载了,这也是世界上关于月食最早的记录。

在之后的千年时光里,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天文学家,比如张衡、祖冲之,西方的哥白尼、约翰尼斯·开普勒等等。

二战结束,世界格局稳定,人类航天时代就此降临。前苏联在1957年率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美国不甘示弱,紧接着将"探险者1号"送上外太空,人类正式开始了对外太空的探索。

现在人类对于外太空的探索更加深入,比如我国建设的的空间站、月球工程,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等等。为何对外太空如此锲而不舍呢?

这是因为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人类也在寻找一个可能,一个还有其他智慧生命的可能,一个新家园的可能。

2011年12月,美国NASA宣布观测到一颗和地球极其相似的行星,命名为"开普勒22b"。

它位于与地球大约相隔600光年的天鹅座星系中,若是按照我们现有的宇宙飞船的速度,到达开普勒22b需要两千多万年的时间。

开普勒22b大约是地球的2.4倍,它是目前观测到的星球中首颗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上运行的行星,温度在22℃左右,气候变化不大。

最重要的是这颗行星的表面极可能存在液态水,水是生命之源,有没有水源更是我们科学家探测宜居星球的首要条件。

不过开普勒22b现在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十分有限,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能真正确定它是否可以替代地球,让人类在那里生存发展。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最终带着地球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路程。现实中,人类面临未来的生存挑战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