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台风生成预警,还影响我国:登陆江浙沪到日韩,12级罗莎来了

2025-07-27 11:41  头条

副高强势北抬到华北后,北方主雨季7月下旬就开始了,强降雨一场接着一场,而且逐步增强,暴雨、大暴雨不说,特大暴雨都来了两场。实况数据显示,北方第一场特大暴雨集中在7月20-22日的山东,尤其是济南一带最强,莱芜区公庄水库达到了403.0毫米就是明证,极端性和致灾性明显,到现在才逐步缓过来。但没想到的是,新一轮特大暴雨又来了,这是第二场,集中河北的保定一带。26日最新数据显示,保定全市共有15个站点降水超过了250毫米,即特大暴雨级。

与此同时,易县国家级气象站又开创新的降水纪录了,因为24小时降水量达362.6毫米,突破该站纪录以来的新高。其中最强降雨站点,位于易县塘湖镇仁义庄村区域,降水量达到了恐怖的448.7毫米的峰值降雨量,最大小时雨强都高达98.1毫米,接近大暴雨级。如此恐怖降水,到底什么概念?要知道易县一年降水累计才400毫米左右,如今一天就下了一年的雨,简直就是"百年一遇",同时也印证了北方主雨季到来后,引发的强降雨场次之多、局地之强和之极端。

为什么河北保定暴雨这么强,出现了极端的特大暴雨呢?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位于副热带高压北侧边缘,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碰撞,强对流天气激烈;②双台风7号范斯高和8号竹节草的活动,打通了东海到北方的水汽通道,同时协助增强水汽供应,放大了强降雨的规模;③暖湿气流在太行山东麓,受地形影响被迫抬升,强降雨云团反复经过保定西部,"列车效应"明显。因此,夏季北方主雨季来到后,北方朋友们要警惕持续强降雨,和局地极端暴雨,因为致灾性明显。

26-28日,新一轮强降雨继续,北方还是集中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东北一带,南方主要在云南、台湾省、福建、浙江等地。从官方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以及参考后续的降水预报看,至少南北有11个省区的暴雨还将继续。北方锋面雨强烈,南方台风雨不断,台风水汽偏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实况数据看,7号台风范斯高已撤编,但残余低压系统位于浙江沿海,而8号竹节草路径再次回到正常路径,也来了东海,而且风力减弱到7级,也即将撤编,但残余水汽还在。

双台风即将撤编,对我国东南沿海有影响吗?事实上,台风雨才真正开始,江浙沪台风雨还将增强。多个数值预报指出,7号范斯高、8号竹节草的残余系统接下来将迅速完成整合,直接"合体"成1个新的热带低压系统,然后向西登陆了江浙沪一带。从目前预报看,26-27日,东南沿海的台风雨还将增强,尤其是浙江、福建、台湾省、江西等地,将有明显的暴雨来袭,希望大家注意下。当然,台风雨大不大,一看台风强度,二看云系盘踞的位置和覆盖范围,三看影响十分直接。

目前西北太平洋除7号范斯高和8号竹节草外,还有2个热带系统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偏远的9号台风罗莎增强到9级,还将继续增强,28日达到12级后减弱转向,31日再次增强到12级。第二,琉球群岛以东的热带云团已经被编号为91W了,而且这个91W云系庞大,水汽充足,周围发展环境良好,因此成新台风概率大。欧洲EC直接给出了24小时内,91W将达到998百帕以下,从而升级为10号台风白鹿。路径有点奇葩,诞生于东海,先靠近江浙沪沿海,再逼近台湾。

换句话说,91W的诞生,意味着10号台风白鹿又要来了,而且后期可能对我国的影响较大,值得关注。台风一个接着一个到来,同时也意味着西北太平洋进入了"台风活跃季"。与此同时,隔壁的中太平洋,也来了一个"跨洋胚胎"90C。没错,为什么叫跨洋,因为刚跨洋的90C最初诞生于东北太平洋,编号为97E,如今西行跨过了140°W,才会被重新编号的。而且90C目前风速达到25Kt,不排除它还将再次升级,成为今年中太平洋第一个热带风暴,也就是1号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