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抢救无效,演员颜育于7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2025-07-21 21:06  头条

颜育八十岁那年在抖音上弄了个号,教东西。她对着手机,一边让木偶写字,一边说:"屋里的人们,点两下手机屏。让这木偶的笔画更有劲!"

学生管冬在旁边看着就想笑。他说师父可真行,比那些天天在网上混的人还知道怎么吸引人看。颜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木偶自己不会动,没有心跳。可你得让看戏的人,好像能听见它在喘气儿。"

2016年,公家出面,给她弄了个工作室。她当时就跟人说:"谁想来学都行,只要真心。我这儿有饭吃,有地方睡!"学生马毅是95年以后出生的。他记得师父家的冰柜里,总是有肉包子。不管他们练到半夜几点,师父都会给他们弄热乎的吃。

有一次,一个从香港来的少年人,专门跑来扬州学艺。颜育看他没地方住,干脆就让他住自己家里的客房。她还开玩笑说:"这门手艺要传下去,得从小孩子身上下功夫。"

《女驸马》是个有名的黄梅戏。颜育想把它变成木偶戏。那时候,一起干活的人都摇头,说这个办不到。她不信这个邪。她非要做出来看看!她把木偶的身子骨节重新弄了一遍,让木偶的胳膊腿儿能做出更多动作。戏里"驸马"的唱段,是她自己开口唱的。

戏演完,看戏的人手都拍红了。有个观众喊:"那木偶的袖子甩得……比真人弄得还好!"

颜育,女,76岁,因病离世

时间:7月18日

她是在泰兴长大的。13岁那年,是1962年。县里的木偶京剧团要招新的人。她家里很苦。爸爸死得早,妈妈一个人带着她和哥哥姐姐,靠干小孩儿干的活养家。就因为她嗓子好,人又高又瘦,剧团就把她要了。她和木偶这东西,就这么牵扯了一辈子。

刚进团,她学的是唱花旦。后来,她自己下苦功,什么都学。到她能唱、能让木偶动起来、还能自己动手做木偶。

1997年,她弄出来一个新戏,叫《扇韵》。这个戏第一次演,就把圈里的人给看呆了。她自己想出来一个办法,在木偶身体里装了小机关,能让木偶的手指头自己动,把扇子"抖"起来。台上的音乐是《春江花月夜》。木偶在台上安安静静的,手里的扇子却抖得特别有味道。

有个看戏的看得张大了嘴:"那扇子……比我用筷子夹东西都稳当!"她这个绝活,让扬州杖头木偶的名气传遍了全国。人家都说,这里的木偶,能硬朗也能温柔。直到现在,《扇韵》还是扬州木偶剧团必须演的戏。她演《天女散花》的时候,又有了新想法。她在木偶的袖子里头,悄悄做了一个能装东西的口袋。

戏演到高潮,两米高的台上,木偶袖子一扬。好多好多花瓣就那么飘下来了。来看戏的外国人,都以为是真的魔法,嘴里念叨着:"中国的魔法。"还有一次演出,台上的道具半路坏了!她一点不慌,扔掉手里的杆子,直接用自己的手去控制木偶。木偶在她手里,当场翻了个跟头,把场子救了回来。

事情过后,同行跟她开玩笑:"你这个人,比你手里的木偶还灵活!"石桥社区的工作室里,一群小孩子还在练习。他们手里拿的木偶,是颜育改良好的一种,特别轻,适合小孩子用。他们练的,就是那个《扇韵》。

她以前总对学生们念叨着一句话。"要把木偶抓牢了,看见那扇子动起来没有?诀窍就在这里头!"7月20号晚上,扬州体育公园那边,灯光跟白天一样。是扬州队和南京队的足球比赛。

只隔了一条马路,就是木偶研究所。研究所的排练大厅里,管冬正带着几个学员,一遍遍地练着《女驸马》。墙上还挂着颜育的照片,她在相片里笑着。旁边是她亲手写的一张纸条。

那张纸条上写着…"你和木偶成了一个人,它才是活的。"她的徒弟梁苏荣,现在带着队伍,排了一个叫《大运扬州》的新戏。戏里有新花样,木偶居然会在台上踢足球。

她的香港徒弟,也从太平山顶发来了东西。视频里,香港的霓虹灯闪着,木偶在山顶上,演着《天女散花》,花瓣往下落。颜育的人,不在了。她的东西,好像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