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经过持续3年多的战争,俄罗斯军队和军工系统的力量壮大,不仅在国内政治事务上的音量增加,且获得了更多的政府拨款。如果俄乌现在停战,俄军和军工系统的利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俄罗斯军工产业在战争中得到了发展】
因此,这些主战派人士的观点,说明在俄罗斯军队和军工利益集团内,存在着一种对于停战的抵触心理。
俄罗斯主战派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出发,现在只能看到对俄罗斯有利的因素,但他们看不到的是,如果想要继续战争,实现将乌东四州全部拿下的目标,俄罗斯不仅要花费大笔资金,还要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
在普京看来,如果持续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超过了最终能够获得的利益,那么俄罗斯就应该见好就收。
整体上看,美俄峰会的结果,没有在俄罗斯国内赢得广泛赞誉,而是激起了尖锐分歧,主战派的愤怒指责,已经将普京置于民族主义火焰与战略现实冰水的夹击之中。
【如何稳住主战派将会是普京政府未来要应对的一个难题】
"屁股决定脑袋",主战派现在看到的是战场上的相对优势、俄罗斯经济的强大韧性,以及战争滋养壮大的军工利益,但普京看到的是战争长期化后,俄罗斯难以承受的"人财两失"风险。
对于普京而言,放弃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声索,以换取顿巴斯与俄乌停火,或许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豪赌,但却是能够拯救俄罗斯国运的最后选择。
这场由主战派掀起的舆论危机,不仅考验着普京对国内强硬力量的掌控力,也预示着俄罗斯未来在"战"与"和"、"荣耀"与"止损"之间的道路将更加崎岖。普京的"见好就收",能否被国内接受为明智的止损,还是被钉上"丧权"的耻辱柱,答案将深刻影响俄罗斯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