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不老实"的外国政客亮剑,过去常瞄准欧美目标。而这次,中方枪口首次调转,直接对准了菲律宾。
日前,我国外交部就宣布,将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
中方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其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恶意言行,不仅损害了中方利益,更是破坏了中菲关系。所以中方决定对其进行制裁,并禁止其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
(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
要知道,中方制裁的这位菲律宾政客托伦蒂诺可不一般,虽然中方提到他是反华政客。但是在此之前,其甚至算得上是杜特尔特派系的一员。
2016 年杜特尔特当选总统后,托伦蒂诺就从阿罗约家族阵营转投杜特尔特麾下,担任总统顾问。这一时期,他公开支持杜特尔特的各种政策,包括打击毒品和推动国内改革,逐渐被杜特尔特视为是自己的政治盟友。在2019年的参议院选举中,他作为杜特尔特支持的"变革联盟"候选人成功当选,也借此进一步巩固了其亲杜派的标签。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亲近杜派更多是出于权力博弈的需要,而非长期的政治忠诚。
2016年杜特尔特执政初期,政治势力如日中天,托伦蒂诺通过投靠杜特尔特获得了不少政治资源。
然而,等到2024年杜特尔特家族在与小马科斯的权力斗争中处于下风时,他便迅速转投马科斯阵营了,甚至配合马科斯政府打压起了杜特尔特家族,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对莎拉的弹劾行动,并支持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杜特尔特。甚至站在杜派势力的对立面上,推动反华法案以获取政治资本。这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投机行为,也算是菲律宾政坛中派系依附的典型特征了。
(杜特尔特)
从去年开始,这名参议员托伦蒂诺,就不断针对涉华议题发表不当言论。
在南海问题上,其作为参议院海洋和领海区域特别委员会主席,主导推动所谓的《海洋区域法》,试图以国内立法形式将中国的黄岩岛、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及相关海域纳入菲方主张范围,并与2016年的非法"南海仲裁案"裁决挂钩。
此外,托伦蒂诺还多次炮制虚假议题,包括指控中国驻菲大使馆通过企业干预菲律宾选举、炒作所谓的"中国间谍威胁论"等,并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出示伪造的"证据"。这类言论,严重加剧了中菲民间对立,并影响到了在菲华人的正常生活。
如今中方对其展开制裁,不仅能对其政治生涯造成致命打击,同时还能间接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最大政治对手,从而产生"一石二鸟"的战略效果。
我国外交部声明已经表示,制裁将明确禁止托伦蒂诺入境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这意味着他失去了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出席国际论坛甚至通过香港中转的机会。同时制裁后其国际形象还将被贴上"破坏中菲关系"的标签,到时候将导致其在东盟及国际场合的话语权大幅下降。更关键的是,菲律宾政商精英普遍依赖中国市场,若托伦蒂诺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直接影响其背后家族企业的利益,进而动摇其政治根基。
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托伦蒂诺已遭遇惨败,未能连任参议员。制裁的出台使其彻底沦为"政治弃子":一方面,马科斯阵营为避免与中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可能与其切割;另一方面,其反华言行在菲律宾民众中引发争议,尤其是在菲华人社群对其发起联名抗议,要求追究其煽动族群对立的责任。
更关键的是,托伦蒂诺此前掌控的参议院海洋委员会,曾通过立法限制中菲油气合作,其失势将有望为杜特尔特派系推动重启《中菲南海油气开发备忘录》创造空间。
(南海是我国的核心议题)
反之,对于中方来讲,对托伦蒂诺展开制裁,也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托伦蒂诺的政治生涯因制裁受挫,这将对菲律宾国内"逢华必反"的政客形成威慑,让其他政客意识到:反华言论虽能博取西方眼球,但会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
同时中方动用法律武器,也是在向其他有意对抗中国的国家传递信号:南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任何国家的政客若试图通过"反华"获取外部支持,都将付出代价。
总之,这次制裁表面上针对的是托伦蒂诺一个人,实际上是在给地区政治生态"正风气"。把托伦蒂诺变成"反华没好下场"的反面教材,中国不仅震慑住了菲律宾国内那些想投机取巧的政客,还向整个东南亚宣告:在南海问题上,谁想玩火捞好处,都得做好承受严重后果的准备。这杀鸡儆猴的背后,展现的是中国用巧妙的外交手段,把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变成了实实在在塑造地区秩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