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汉:佩通坦,到底栽在谁手里?

2025-07-02 11: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岳汉】

佩通坦,被停职了。

一门三总理,代代无善终。泰国岗位的风险系数,快要和韩国坐一桌了。

"停职"是什么意思,接下来要演什么剧情?害她的人到底是谁?网上关于佩通坦、泰国政治的解读,哪些是扯淡,哪些是纯扯淡?泰国当代历史,为啥老是不断上演一模一样的狗血剧情,背后究竟卡在哪儿了?

7月1日,佩通坦抵达政府大楼并准备出席内阁会议。法新社

停职:凶多吉少的政变替代品

首先,佩通坦这个"停职",是怎么回事。

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前段日子泰柬互啄,佩通坦给洪森打了个电话,称叔道舅拉家常,并对洪森说了泰国军方的一些坏话,结果反手就被洪森给卖了。

本来,佩通坦位子坐得就不是很稳,这档事儿一出,声望更加跌落谷底。各方政敌"趁虚夺命",落井下石,发动示威、煽动民意、将佩通坦告上公堂。

泰国,有一个神奇的东西,叫"宪法法院"。

这个法院由非民选的九个老法官组成,具有罢免总理、解散政党、推翻政府的权力。这次,上议院的一群老议员(上议院是佩通坦政敌,副总理阿努廷的势力范围)将佩通坦告到了宪法法院,告她丧权辱国,欲将其罢免。

宪法法院,有几个选择:可以选择不受理,放佩通坦一马。也可以选择受理,但是让佩通坦继续履职;或者受理之后,即刻要求佩通坦停职。再不然,还可以选择推迟决定,把这个事情往后放一放。

宪法法院历来都是泰国上层统治精英的尚方宝剑,它做出怎样的决定,就代表着泰国的"深层政府"对他信和佩通坦有着怎样的打算。

泰国宪法法院

最终,7月1日下午,结果传来:受理"通话门案",佩通坦即刻停职。

这说明,泰国统治精英们,已经大致形成了默契,和佩通坦逗着玩的耐心都没有了。

佩通坦当即表示接受宪法法院的决定,并对全泰国因"通话门"事件而对自己感到失望的民众表示歉意。

此后大概一两个月内,宪法法院将做出最终判决。虽然我们还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是根据泰国以往的历史经验,佩通坦此次凶多吉少。

就在同一天,佩通坦政府新内阁名单刚刚得到国王的签字,7月3日就要上任了,结果内阁还没有上任,总理先被停职了。

也是同一天,他信--佩通坦的父亲,为泰党政府真正的掌控者--出庭受审,原因是被泰国检方指控"侮辱王室"。侮辱的内容是:2015年他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爆料说"推翻英拉的政变是泰国王家枢密院策划的",由于枢密院理论上是国王的顾问团,所以这句大实话就成了"侮辱王室"的罪证。

再加上,他信回国时为了不坐牢,装病跑到警察医院的VIP病房躲了大半年,这个事也正在被追究,所以二一添作五,他信和女儿佩通坦,都面临着一大堆司法指控。

能平安下台,都算是走运,搞不好父女俩都得吃牢饭。

佩通坦如果下台了,比较好的结果是,为泰党重新推一个人当总理,本届内阁继续半死不活地运行。

比较差的结果是,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按照目前泰国民情民意,为泰党很可能会惨败,反对派人民党胜选。

但是泰国统治精英可能不会容忍人民党(一个亲西方的、主张变革宪法、限制王室和军方权力的、比他信更加危险的激进改革派政党)上台,于是泰国政治将再一次陷入死胡同。

或者,佩通坦下台,另一个保守派政党领袖当总理,为泰党从执政党变成跟班党,委曲求全地苟活下去,泰国政府将变成一个更加松散的保守派多党联盟,啥事也干不了,像一团貌合神离的乌合之众一样,在无休止的交易和争吵之中,凑合着过下去。

无论哪一条道路,好像都不是很妙。

佩通坦,到底栽在谁手里

佩通坦被洪森出卖,被宪法法院停职之后,中文网络世界中,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解读。

首先,一种错误的认知是:佩通坦下台,是因为她亲华,于是被美国通过泰国军方和洪森之手给整下台了。

这个说法,为什么是错的呢?

因为佩通坦的对手,实际上比她还要亲华。

泰国上层,十之八九都是华裔,最憎恨他信的巴逸上将自己是华裔,被佩通坦赶出执政联盟的副总理阿努廷,更是泰国"华裔中的华裔",本名陈锡尧,是泰国广肇会馆主席,对中国极为友好,在疫情期间大骂西方游客,亲切探望中国病人,多次在国会公开为中国疫苗辩护,疫情后多次赴机场亲自迎接重返泰国的中国游客。

他亲华的纯度和力度,可以说远在佩通坦之上,而且发自肺腑,几十年来一以贯之,有时甚至我们这些旅泰中国人都觉得有些"纯度超标",消受不起。

佩通坦的另一个主要敌人--十几年如一日反他信的"黄衫军"领袖、媒体大亨林明达,更是铁杆亲华派。他的经典日常就是穿着个中山装,在个人直播节目里大骂美国,大骂他信,大骂亲美的反对派,360度无死角地夸中国。

很大一部分反对他信的泰国保守派,心中的概念就是:我是华人,祖先在泰国发财都靠国王给脸,所以我要忠君保皇,同时热爱自己的祖籍国。

还有,泰国的"亲美反对派"--人民党,连续三任领袖都是纯华裔。

反动派和保皇党自己可能就是华裔,纯华裔的少爷可能反华,这才是泰国的社会现实。

所以,你说泰国保守派、反对派是因为"佩通坦亲华"才要搞死她,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平常中国网友因为佩通坦的华裔血统而对她投射过多的感情,其实也是自作多情--泰国但凡有权有势的家族,谁还没点华裔血统啊。

2024年8月7日,泰国国会最大党前进党被宪法法院下令解散后,在48小时内成立了新的人民党,并推选年仅37岁的科技企业家那他蓬为党魁。 法新社档案照片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老觉得搞定佩通坦的幕后黑手是国王,老觉得国王是泰国一切的掌控者,是控制枪杆子的那只手。

泰国国王确实有钱,影响力也比英国、日本的君主强一些,但是也就那么回事,并不掌握国家大政的实权,更不可能掌控军队。

泰国既不是民主政治,也不是君主政治,打从几百年前开始,泰国实际上是一种"封建领主式的王侯政治",国家权力和财富都掌握在一大堆此起彼伏的权贵阶层手中,每个人关照自己的门徒和部属,并向更上层的领主进行效忠,形成一个个庇护体系构成的"山头"。

后来军方掌权,只好对国王进行二次神话,作为自身统治合法性的招牌,这才让泰国君主有了这么点实权和财富。"无限忠于国王,国王指哪儿我打哪儿"--只是军方给自己添加的人设,你还真信吗?

归根到底,君主只是稍微有点自主性的吉祥物,对泰国的大政方针和武装力量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威,也自然就不可能对他信和佩通坦痛下杀手。他信内心并不尊敬王室,但是丝毫不想与王室为敌,国王哇集拉隆功曾经是他信好友,后来虽然日渐疏远,但也没有非要把他信赶下台的动机。

至于美国?更不可能策动推翻佩通坦,因为佩通坦亲华,但并不反美。反对派名义上是美国的"理论粉丝",但泰国王室和军队本身更是美国数十年扶植的对象,美国没有扶植一派推翻另一派的动机--特朗普及其部长们,搞不好都不知道泰国在哪儿。

网上有些什么"国王装刘禅躲避美国颠覆"的推文,写的都不知道是啥?国王本无实权,军队又视美国为爹,推翻来干啥?国王若真有实权,又与他信佩通坦同为美国颠覆对象的话,国王本人岂不是应该下旨保护佩通坦,御赐他信免死金牌?

对美国介入的想象,只是一种完全脱离泰国实际的脑补,美国不管这事儿,也没有办法管。

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还有一个说法,说佩通坦太嫩,太天真。

其实不是的。佩通坦只是他信的白手套。

而他信本人,和洪森也是这样没心没肺、口无遮拦地相处,经常和洪森掏心挖肺,指点江山,臧否人物,吐槽各自的军队和王室。

两家有长达30多年的友谊,高度的利益绑定,佩通坦从小耳濡目染,老爹自己又是这样的榜样,自然真的就当洪森是个"叔叔"。

洪森突然背刺,真的是一个非常罕见而费解的变故,真不是常人能够应付得了的。

那么,说来说去,佩通坦究竟被谁搞"死"了呢?

低水平轮回:泰国政治的宿命

柬埔寨洪森背刺佩通坦后曾说:等你们整明白了,我想和真正掌权的讲话。

我们讨论佩通坦、他信,也经常提到"上层统治阶层"如何如何,仿佛这个东西是泰国的深层政府,国家真正意志的所在。

但是,到底谁才是泰国的话事人?谁才是他信和佩通坦命中注定的终结者?所谓的"精英阶层"的本身,又是谁呢?

答案是:没有人。

这才是泰国最核心的问题,也是佩通坦、他信问题最本质的命门。

泰国,没有一个人,一个集团能够真正说了算。

所谓"统治集团",是一个由王室、军队、财阀、保守派政治家、地方豪强、勋贵世家所构成的复杂集合体。本身没有统一的意志,只是一群相互倾轧,也相互依存的当代王侯们。

他们都想脱颖而出,号令群雄,但一旦真的出现这样的异类打破平衡,整个统治集团又会心照不宣地形成本能的排异反应,将不讲武德的刺头排挤出局。

想干事,就得集权,而一旦集权,就会得罪一大帮人,引发整个体系的免疫打击。现有条件下又没办法削平群雄,于是只能不断重复相似的轮回,最终回归于混沌的平衡。

他信,本来就是一个异类,当初用联合底层民众、收买地方豪强的方式,越过原有体系,短暂实现了体系内部的一家独大,最后打破均衡,招致灭顶,被体系本身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信这人,也是一个王侯,但是做事不讲泰国权贵的规矩,像一个追求市场垄断的客家商贩,总是过河拆桥,惹怒了无数盟友,又长期过度自信地幻想一统江湖,以至于扩张过度,无法与整个体系平衡共存。

他无法有效收购这个体系,又不敢利用民众彻底瓦解这个体系,于是只能尝试在公司内部扩大控股,威胁了股东们的地位。

体系本身,收拾了他一次又一次,本以为老实了,可以用来防御体系面临的更危险的颠覆者--结果闹了半天,他信还是当年的他信,至死少年,不甘池中,一旦缓过来又琢磨着一统江湖。

于是,泰国精英集团的默契被启动,不同利益团体在复杂地交易权衡之后,心照不宣地共同将他信再一次送上断头台。

这,就是佩通坦政府今日下场,最本质的解释。

未来的泰国,将再一次上演我们熟悉的轮回。

在那之后,一个松散而怠惰的体系,一种相互媾和而又相互竞争的王侯政治,将又一次成为泰国政坛的运行系统。民众的选择,将会被巧妙地搁置处理;试图一统江湖的王侯,将会再一次被体系所排除。

而那些粉墨登场、相爱相杀的王侯们,没有什么长远的意志、大局的传统和天下的胸怀,而只会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奔忙,费尽心机地获得并不稳固的权力,再争分夺秒地把这些保质期极短的权力当场变现。

这就是泰国的未来,我们可能不需要为之担忧,但是也无法对其抱以厚望。

泰国,也就这个样子了,没有崩塌的风险,也谈不上腾飞的希望。

你得不到他的忠诚,也不必担心他的背叛。毕竟,就像老狐狸洪森说的那样:这么一个不知道谁真正说了算的国家,就算你想要和它干点什么,又找谁去对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