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会变“美欧分裂会”,欧洲能彻底摆脱对美依赖吗?(2)

2025-02-17 17:46  直新闻

特约评论员 陈冰: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针对美国的咄咄逼人和对欧洲的轻视,中国外长王毅充满包容性的讲话,受到欧洲国家普遍的好评。特别是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的双边会晤中,王毅呼吁中国和欧盟加强优势互补,深化务实合作,坚持自由贸易,践行多边主义,受到欧洲国家的热烈掌声。于是西方就有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将会填补"美国优先"留出的空间,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

中国的世界观一直是合作共赢,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与美国的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是相反的。从经济角度看,中欧合作理应更进一步。从国防、安全、外交政策方面看,中欧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但前提是欧洲能够独立自主,摆脱美国的束缚。但是由于俄乌冲突,由于欧洲难以摆脱美国的制约,加上美欧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中欧合作的空间可能被欧洲自我压缩。就在经济上,欧洲对中国也有很大的保留,比如欧洲国家并没有解除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电动车关税问题也没有解决。所以中欧要扩大合作领域,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最重要的一条是,欧洲能否摆脱美国的控制,不再受制于美国。

鲁比奥(资料图)

直新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见菲律宾外长,宣称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将扩大投入。您认为特朗普政府会采取怎样的南海政策?中国将如何应对?

特约评论员 陈冰:我想大家都已经看清楚了,特朗普政府正在建立围堵中国的圈子。他会见的外国领导人中,比如日本首相、印度总理,都是中国的近邻。美国所提出的几项议题,比如操纵巴拿马运河管理权、宣称管控格陵兰岛、管控加沙进而控制苏伊士运河等,都是要抢夺中国的国际贸易影响力。按照英国《卫报》的长篇报道,特朗普打压中国的想法,已经酝酿了40年。所以不排除美国会与菲律宾有更紧密的合作,在南海问题上捣乱。

在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见菲律宾外长,表达了热切希望建立更加深入及持久的双边关系,并把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的正当行为,歪曲成"破坏稳定的行为"。美国国务院还重申不会撤走部署在菲律宾的堤丰中程导弹,目的是应对"日益增长的威胁",保持部队战备状态。这些都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有加大干涉南海事务的企图。

当然,中国早有准备,最近十多年来也一直在加大南海的防卫。在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国的外交官和学者也强调了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揭露了菲律宾在南海扩大岛礁建设的非法行径。我想中方的应对措施有三点,一是通过外交途径和学术研究,来证实中国南海主权的历史合法性和现实合法性;二是通过法律手段,争取维护南海的和平与主权安全;三是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应对一切来犯之敌和外来干预势力。中国在南海主权维护上拥有强大的实力,当事方和外来干预者都是有所忌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