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或将迎来60年不遇高温的说法准确吗

2025-05-22 09:16  头条

往年谷雨过后雨量便会逐渐增多,但今年却是一个例外。自清明节后直到小满期间,也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天旱了!河枯了、禾苗也被晒的打蔫,拉水抗旱浇灌庄稼成了甘肃、陕西、河南等地最为重要的事,但面对异常干旱少雨的天气,人为浇灌的那点水也只能是"望梅止渴"。

据记载今年以来出现在陕西、河南、甘肃等地的干旱天气,为1961以来同期最严重干旱,而且依据近期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来看,预计未来一周黄淮、华北南部、甘肃东南部仍无有效降水,且这些地区大部分会出现高温天气,进而加剧了水汽蒸发,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这次60年难遇的干旱天气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之破坏呢?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再加上今年冷空气活动少,前段时间的沙尘天气影响 造成降水不足,从而出现北方罕见的骤旱天气。

说完了天气解读,那么很有必要说一下农谚与气象规律的碰撞,往悉知。

①月尾是小满、桑拿六月天

今天是农历四月二十二日,两天后将迎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此后太阳到达黄经60°,预示着雨量会增多。但农谚道"月尾是小满、桑拿六月天",而今年小满出现的时间不管是农历还是公历都卡在了月尾,看来桑拿天真的要来了!而且依据历史数据显示,这类年份在江南、华南等地会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体感温度或超过40摄氏度,其主要是与厄尔诺余波、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的暖湿气流堆积有关。

②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农谚是老辈人对生活的总结,有道是"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因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意指雨水将会充沛,进而预示着小满过后以后以高热高湿为主。

但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明显偏少,特别像以前备受关注的广西,说是桉树种植太多把河水、地下水给吸干了,于是有专家还出来辟谣,说主要的因天气干旱少雨所导致的。想想南方都干旱了,北方又岂能不干旱呢?

当前、北方地区干旱持续进行,且未来一周在干旱区域无有效降水,不过在河南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雨,进而对收割小麦将出现影响。

③小满过后的天气情况

面对旱情的持续,各地水利部门通过调度,保障生产灌溉,但效果甚微。比如渭河宝鸡段已露出了河床,甘谷段河水骤减部分地方饮用水都成了问题,而且甘肃省已启动了农业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但对于没有灌溉条件的区域,干旱少雨肯定会导致夏粮产量减少,从而出现一系列问题。

但这一现象却不在华南、江南等地上演。小满后江南地区的将出现较为集中的强降雨,同时副热带高压北抬让长江流域出现持续性湿热天气,甚至在南方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内涝现象。这种旱涝并存天气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希望做好防护,愿风调雨顺。

④今年年成很大

2025乙巳蛇年,为啥年成大呢?因为从传统民俗和天气异常中早已体现了出来。不过就整体来看,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且与其他年份不同的是"闰年赶上双春年",故而节气上迟缓,作物生长发育也变慢,气候特征来说也很极端。

乙巳蛇年是个名副其实的"双春年",因为在这一年里有两个立春,故而有了"双春年"一说,而且从对应时间来看分别是正月初六和腊月十七,这样一头一尾,首尾相应的节气布局势必会有大年一说。再加上今年还出现了一个闰六月,所以说今年农历有13个月,是名副其实的大年。大年的出现时常与月亏月盈有关,古人观天象知四方,从对应的五行特征来看,"天干乙属木、地支巳属火"故出现木火共生特征,预示着活力四射,火旺则预示着旱情重。

写在最后:当农谚与现代气象观测共同指向极端异常天气时,我们更应该密切关注各地的气象预警,人为的做好节约用水、也算是在特殊时期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