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配套能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整体采购成本。
除此之外,在全球制造业中,中国的地位同样不可替代。
我们所拥有的上千个产业集群,分布在服装、家电等各个行业,展现出强大的系统性和抗冲击能力。
而且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自给自足,尤其在光伏、新能源等重点产业,中国都是跻身世界前列的存在。
特别是在面对外部冲击时,中国所展现出了抗压韧性和修复能力更是让人惊叹。
像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发生时。
面对美国一系列措施,中国供应链不仅没有如他们所想的那般节节败退,反而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从这点可知,面对西方制裁时,中国供应链足以提供强大的反制能力。
此外,中国手上还拥有美债这张重要"王牌"。
作为目前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国之一,截至2025年2月,中国手上持有的美债规模已经高达7843亿美元。
所以可想而知,如果西方冻结中国资产,那么中国可能就会被迫抛售其他资产。
而大量资本涌入市场的后果,就是导致美债价格暴跌、收益率飙升,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将会大幅增加,甚至还会引发金融危机。
比如2019年,中国曾减持美债,使得市场出现波动。
如果中国进一步抛售,美国经济将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同时,还有一点不容忽略,那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我国通用货币,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而这就说明,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这种趋势不仅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还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
就在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金额突破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
这一规模的扩大,不仅提升了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地位,还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更多便利。
并且中国一直在积极争取和多国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此来增强人民币国际使用范围和稳定性。
也正是人民币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让西方国家不得不权衡,要是对付中国,可能会带来的巨大经济和金融风险。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美国专家应该明白如今各国融合趋势不断增强,贸然发起冲突,受伤的终究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