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管采用哪方的说法,最终的结果就是印度惨败,被巴基斯坦单方面屠杀。
不过大家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对于印度出动的阵风,苏30等战机,并没有全盘否认这些机型的战斗力,印度惨败的根源是装备来源复杂、数据链不兼容、电子战存在严重的短板。
而巴方获胜的根本原因就是整个空中防务实现了体系化,ZDK03预警机,红旗9,歼10CE挂载霹雳15导弹,组合到一起,如同一个整体一样,实现了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摧毁。
所以这就很有意义,印度在主力机型尽出的情况下,遭受了如此惨重损失。这场冲突不仅改变了南亚空战格局,更向全球防务市场和军事战略思维发出强烈信号:
自主航空工业和体系化作战能力远比单纯购买先进战斗机更有战略价值。
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从追求单机性能到重视体系化,这个转变过程,中国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像我这样的,从上世纪80年代就喜欢看舰船知识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8架歼八换一架F22的说法,那时候的主流思想就是羡慕单机性能。
F22四十年前横空出世的时候,中国空军都绝望了。当时中国最强战机也就是八爷,唯一的优势也就剩个高空高速了。
八架八爷换个能向F22开一枪的机会都行,注意啊,八换一并不是说一定能打下来F22,只是为了争取一个能朝着F22发射导弹的机会。
后来中国有了自己的五代机,歼20,有了之后才发现,当年的八换一想法是多么的可笑,二代机对五代机,别说八换一了,你就是损失八十架,你也换不来能开一枪的机会,甚至你连敌人在哪个方向你都搞不清。
现在,印度也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就是一种绝望,自家的战机刚起飞,还没出家门呢,就被干下来了,连敌人在哪儿都不知道,大部分残骸都坠落在了印控克什米尔,这就足够说明了,印巴之间的差距是代差,就是八爷对抗F22的差距。
可以我们都知道,印巴出动的战机是没有代差的,歼10是四代机,阵风号称是最强四代半。
如果是单纯战机对决的话,歼10凭借更远的雷达锁定距离,和更强大的霹雳15导弹,也会赢,但大概率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而现在呢,单方向屠杀,直接打出来代差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