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过去几年持续推动产业体系现代化,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举措。官方通报显示,2024年,上海全力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预计全年三大先导产业工业产值增长11.9%。上海还实施了新型工业化"五大行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4%左右。此外,上海还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营收保持较快增长。
江苏省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的工业、外贸、消费均表现出色。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货物贸易进出口5.6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62.3亿元,比上年增长4.6%,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2024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0%、8.3%、7.6%和7.5%。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整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9.4%。
安徽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2023年成为中西部规上工业营收最大的省份。2024年,安徽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增速居工业大省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4.5%,达到168.4万辆,居全国第二。此外,安徽外贸近3年连续进了4个位次,2024年进出口总值8648.5亿元,创历史新高,排全国第九,同比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三大"增长明星"
在11个GDP总量5万亿元以上经济大省中,有8个的实际增速高于全国,9个的名义增速高于全国(安徽的2023年GDP核实数尚未公布)。这表明,经济大省的增长势头总体良好,挑起了全国经济的"大梁"。
GDP十强省份中,从位次相邻省份相互比较来看,江苏以GDP增量全国第一的成绩,向"冠军省"广东发起了挑战,同时拉开了与第三名山东的差距。2023年,苏鲁之间的差距为3.67万亿元,去年拉大到3.84万亿元。
第四名浙江与第五名四川之间的差距,从前年的2.43万亿元,拉大到去年的2.54万亿元。而四川与第六名河南之间的差距,也从725.7亿元拉大到1107亿元。
此外,河南与第七名湖北之间的差距从3833.7亿元,缩小到3577亿元;湖北与第八名福建之间的差距从1992.3亿元,扩大到2252亿元。
总体来看,经济大省中,湖北、四川、福建三省的增幅更为显著,堪称年度"增长明星"。2024年,三省的GDP增量分别为3218.97亿元、3343.6亿元、2959.32亿元,名义增速分别达5.67%、5.45%、5.40%。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一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看来,湖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颇为"励志"。从2020年疫后复苏,2021年复元打平,2022年重回赛道,2023年修复向好,到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湖北用5年时间爬坡过坎,主要经济指标在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均处于前列。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湖北旧动能加快更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2%,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钢铁、化工转型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7万辆,增长29.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此外,2024年,湖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76.7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近几年,四川与河南的GDP第五名之争激烈,四川在2023年首次超过河南,位居全国第五,2024年巩固了这一位次。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川工业生产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2024年,福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全省列入统计的452种工业产品中,256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6.6%。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4%,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1%。此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9.4%。作为外贸大省,去年福建进出口也走出了前一年的下降阴霾,进出口总额达19898.5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出口12386.2亿元,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