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陷入前所未有的混战,六大候选人角逐的场面创下历史纪录。
在这场被岛内媒体称为"改变派"与"保守派"的较量中,韩国瑜的选边站队、连胜文的协调行动以及洪秀柱的支持对象选择,都成为了影响选情走向的关键变量,暴露了蓝营内部路线的深刻分歧。
国民党选情格局,韩国瑜支持郝龙斌引发争议
本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形成了"六强争霸"局面,包括郑丽文、罗智强、郝龙斌、张亚中、卓伯源和蔡志弘。但台媒分析认为,卓伯源和蔡志弘实际上是陪跑角色,真正竞争主要在前四人之间展开。
根据9月20日中天辩论会后民调显示,郑丽文获得66%的支持率,遥遥领先其他候选人,而郝龙斌仅得到5%的支持率,差距悬殊。这份主要面向蓝营民众的调查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反映了基层国民党党员的普遍意愿。
选举本质上是"改变派"与"保守派"的较量。郑丽文和张亚中主张改革提名方式,推动蓝营革新;而罗智强、郝龙斌等人则高举"护卢"旗帜,将此次选举视为过渡,自称"抬轿者"。
这种路线分歧体现了国民党内部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选择。
韩国瑜公开表态支持郝龙斌,成为选情的重要转折点。这已非韩国瑜首次站队:此前郝龙斌与赵少康曾因争夺参选资格展开民调比拼,两人均与韩国瑜密谈,赵少康最终退选后,韩国瑜转向支持郝龙斌。
韩国瑜在与郝龙斌会面时祝福他"心想事成",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选边站的明确信号。
然而蓝营内部人士黄敬平指出,韩国瑜其实并没有真正选边站,那只是对4号角逐者郝龙斌的礼貌性祝福。如果是二号三号的罗智强和郑丽文与韩国瑜见面,他也会按照他们的号数送上相应祝福。
韩国瑜的这一选择被舆论批评为"忽视基层意见",让选举形同"私相授受"。
有资深媒体人在政论节目中直言,这种操作模式不仅损害选举公正性,还可能进一步加剧蓝营内部分裂,让国民党基层党员对组织决策的信任度持续下滑。
连胜文出手变相挺郑丽文,洪秀柱支持郝龙斌引质疑
面对选举乱局,连胜文做出了关键举动。
他表态将协调六人同台辩论,并呼吁党内停止公开争执,维护团结。连胜文强调中天的辩论会并非蓝营官方组织的,他表示接下来会让6名角逐者都有机会进行辩论,并会协调时间让每一个角逐者都能充分展开论述。
连胜文的举动被视为对郑丽文理念的认同。郑丽文此前公开声援被拒之门外的卓伯源,强调六人应平等辩论,呼吁蓝营在各县市举办辩论会,让基层充分了解参选人主张。连胜文的响应被岛内普遍认为是变相支持郑丽文。
郑丽文在本次选举中展现出明显优势。根据蓝营媒体发起的民调,三万参与者中郑丽文获得过半支持率,支持度比第二名罗智强高出整整30个百分点。另一份网络投票显示她的支持率高达28.3%,遥遥领先其他潜在候选人。
郑丽文主张改革提名方式,推动蓝营革新。她提出多倾听蓝营基层的想法,希望在各县市都展开辩论,让蓝营基层能够了解角逐者的论述以及想法。这与郝龙斌只想着拜会蓝营"大咖"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郑丽文的改革形象获得蓝营基层力挺,同时也获得了黄复兴系统的支持。
而郝龙斌由于顶着他父亲郝柏村的"光环",能够获得郝柏村昔日旧属退将的力挺,再加上郑丽文的"改变派"让一些既得利益者担心"蛋糕"被破坏,这些人在背后力挺郝龙斌。
邱毅透露洪秀柱支持郝龙斌,引发舆论分歧。这一选择令人费解,因为作为岛内统派最具象征意义的旗帜性人物,洪秀柱的支持对象本应清晰明了。
无论是坚定支持"九二共识"并在身份认同上毫不含糊的郑丽文,还是直接呼应"一国两制"的卓伯源,其核心主张均与洪秀柱过往的政治宣言高度契合。
然而,洪秀柱却将支持票投给了郝龙斌:一个在两岸关系表述上含糊其辞、刻意强调"对等"的保守派代表。
这一抉择不仅与其赖以立足的统派标签构成尖锐对立,更赤裸裸地复刻了四年前关键时刻倒戈支持朱立伦、打压张亚中的政治投机戏码。
部分网民质疑邱毅言论可信度,也有人因洪秀柱四年前支持朱立伦败选,担忧此次押注郝龙斌或使蓝营重陷"传统困局"。
国民党的路线之争,此次选举的未来影响
本次选举是国民党内部路线之争的延续。回溯2021年党主席之争,张亚中势头正盛时,洪秀柱临阵倒戈助推朱立伦险胜;四年后,当保守派代表换作郝龙斌,她再次作出同样选择。
洪秀柱反复站队保守势力的行为,本质上构成对真正统派路线的系统性背叛,其作为统派象征的正当性已然动摇。若遵循胜选逻辑,郑丽文是合理选择;若坚守理念,卓伯源应为首选。
蓝营基层改革诉求与精英保守策略的矛盾,加剧了选举路线之争。随着选期临近,参选人团队通过网络直播、街头宣讲等新形式拉票,传统政治生态面临冲击,蓝营改选结果更显扑朔迷离。
本次选举结果将决定国民党未来四年的发展方向,甚至影响2026年县市长选举和2028年地区领导人选举布局。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投票,根据国民党内评估,本次选举的投票人数预计在18万至20万人之间。
选举胜负的关键取决于两大票源:一是"军系"票源,约有5万至7万票;二是地方派系与正副议长系统票源,约有8万至10万票。这些票源的流向将决定选举的最终结果。
无论谁当选,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民党需要明确延续支持"九二共识"和支持统一的立场,否则只会沦为边缘化的选举机器。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混战局面暴露了该党的深层困境。韩国瑜支持郝龙斌、连胜文协调辩论变相挺郑丽文、洪秀柱被曝支持郝龙斌,这些动向都反映了蓝营内部路线的深刻分歧。
郑丽文凭借民调领先优势和改革主张,在这场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但无论最终谁当选,国民党都需要面对一个根本问题:是继续依赖大佬政治和内部交易,还是真正倾听基层声音,推动党的革新。
更重要的是,国民党需要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才能在历史潮流中找到正确位置。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任何逆流而动者终将被时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