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来,我省沙尘天气异常活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期沙尘天气为何如此频繁?在大家普遍感觉天气状况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沙尘天气为何仍会出现?这背后与哪些因素有关?在预测沙尘天气方面,又有哪些技术手段和方法……带着这些公众关切的问题,3月26日,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环境气象研究室主任王小兰。
不是所有沙尘天气都是沙尘暴
王小兰介绍,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尘沙,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明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一般来讲,沙尘暴是指携带大量尘沙的风暴,多发生在沙漠或半干旱地区。沙尘可随风飘送,输送到较远的下游,造成下游地区沙尘天气。
按照《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17),沙尘天气依据能见度不同,可细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这5个等级。"不是所有沙尘天气都是沙尘暴。"王小兰特别强调,在气象学上,当大风扬沙导致空气中水平方向看不见1000米外的景物时,才将这种天气现象称作"沙尘暴"。随着风沙强度增大、沙尘增多,能见距离会降低。当能见距离急剧降到500米时,就是强沙尘暴;降到50米以下时,则是特强沙尘暴。
而在沙尘天气中,扬沙和浮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扬沙是指当风力较小(或减小)时,空气中较粗沙粒较少(或已沉降),此时水平能见距离在1-10公里之间的风沙天气。如果扬沙天气结束,风已停息(或很小),但能见距离仍小于10公里,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浮尘天气。影响山西的沙尘天气通常以扬沙和浮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