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政坛一位身处国民党高位的刘姓官员表示,他可以接受台湾地区"一国一制",但必须要同意三个条件,而但网友看完他这三个条件纷纷表示他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
他提出的三个条件分别是:
第一,大陆必须改成多党制;
第二,两岸文字得统一用繁体字,简体字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历史得从1911年辛亥革命重新审视。
不用看后面两个,就第一个就是完全不可能的,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不仅仅是个制度选择,更是大半个世纪以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如今这位刘某(台媒并没有公布身份)让大陆改成多党制,等于是让一个跑了几十年的机器彻底换个内核,这不光是技术上行不通,政治上更是天方夜谭。
宪法里写得清清楚楚,国家的治理模式、发展路径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过去几十年,大陆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刘某提这个条件,等于是在要求大陆自己把自己推翻重来,谁会干这种事?
而第二个条件看起来或许是"无关痛痒",毕竟如今台湾和香港都还在使用繁体字,而且内陆对繁体字也不是很抵制,但其实这事要落实到现实,还是不太可能的。
简体字在大陆推行了几十年,十几亿人日常用它写字、读书、发信息,已经深入骨髓,你让大陆把简体字废了,改回繁体字,等于是让整个社会重新学一遍怎么写字、怎么认字,别的不说,光是教育系统、出版行业、互联网平台的切换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更何况,简体字当初推行是为了扫盲、提高效率,现在大陆的识字率和文化普及度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平了,这时候再回头用繁体字,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反过来,台湾用繁体字是历史遗留,跟文化认同绑在一起,大陆也没兴趣去强迫台湾改简体字,文字这东西,本来就是约定俗成,谁会为了统一而统一去折腾十几亿人的生活?
至于第三个条件就更为离谱--从1911年辛亥革命算起的历史得重新审视,这话听着像是想翻历史旧账,但具体怎么审视,刘某没细说。大陆的历史叙事很清楚: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门,之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最终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这段历史不光是教科书里的内容,更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你让大陆重新审视历史,等于是让整个国家的合法性基础重新洗牌,这不太可能。再说,历史这东西从来不是谁想改就能篡改的,刘某要是想借这个条件让大陆承认什么,或者否认什么,那他可能低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大陆的底线。
其实,刘某这三个条件抛出来,最让人纳闷的不是大陆会不会答应,而是台湾现在到底有什么资格提条件,两岸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早就不是对等谈判的局面了。
过去几十年,台湾靠着电子产业和出口加工赚了不少钱,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这几年,情况变了,岛内产业空心化严重,很多企业跑到大陆或者东南亚设厂,留给台湾本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2023年的数据显示,台湾经济增长率跌到了1%左右,连通胀都压不住,反观大陆,经济体量是台湾的几十倍,产业链完整,内需市场庞大,台湾的出口有四成是靠大陆市场支撑,一旦两岸关系再恶化,大陆随便动动关税或者限制一下贸易,台湾的经济就得先崩溃。所以刘某提条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台湾的经济命脉其实捏在大陆手里?
除此之外,台湾的军事实力跟大陆比,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大陆的军费开支是台湾的十倍以上,武器装备、军队规模、训练水平全方位碾压。台军的"汉光演习"年年搞,但每次都被岛内自己人吐槽漏洞百出,反过来,大陆的海军、空军这些年发展迅猛,东风导弹、航母编队早就不是摆设。真要打起来,台湾能撑几天,谁心里没个数吗?
更别提美国这几年对台湾的支持,说得好听是"援台",实际上也就是卖点二手武器赚点钱,真到关键时候,美国会不会为了台湾跟大陆硬碰硬,谁也不敢打包票,军事上这么悬殊的对比,台湾拿什么跟大陆谈条件?
刘某这三个条件,说白了就是一种姿态,摆出来给自己人看,证明自己没"投降",还在坚持某种立场,但现实是,两岸统一的趋势已经是无法阻挡了,岛内民意虽然分裂,但经济上依赖大陆、军事上没法对抗大陆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台湾当局也好,国民党也好,能做的选择其实不多了,拖下去,对台湾自己没好处,经济会更糟,国际空间会更窄,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