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打尽?小马科斯打算再次让国际刑警出手,抓捕老杜发言人

2025-05-22 21:19  头条

小马科斯中期选举失利之后,对杜特尔特的前发言人哈里·罗克下狠手了,下令逮捕他,并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其下达红色通缉令。

小马科斯在中期选举遭遇滑铁卢后,突然对杜特尔特时期的前发言人哈里・罗克发起司法攻势,这背后的政治博弈值得玩味。这场逮捕行动看似是普通的刑事案件,实则折射出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权力较量与战略调整。

从表面看,邦板牙省安吉利斯地区审判法院以人口贩运罪名对罗克等人发出逮捕令,程序上似乎合法。但结合菲律宾近期政局演变,这一行动的时机和目标都耐人寻味。

中期选举结果显示,杜特尔特家族在关键选区大获全胜,杜特尔特本人虽被羁押海牙仍以 8 倍票数当选达沃市市长,其家族掌控的棉兰老岛势力进一步巩固。

反观小马科斯阵营,不仅参议院席位未能过半,众议院也未突破半数门槛,执政基础明显弱化。在这种背景下,对罗克的逮捕更像是对杜特尔特派系的精准打击。

罗克作为杜特尔特的核心幕僚,长期活跃于舆论场。他不仅多次公开批评小马科斯的亲美外交政策,还在南海问题上证实杜特尔特与中方存在 "君子协议",强调通过非对抗方式管控分歧。这种立场与小马科斯政府试图强化美菲同盟、在南海制造摩擦的策略形成直接冲突。

更关键的是,罗克在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决裂后,仍持续发声支持莎拉・杜特尔特,其影响力可能对莎拉即将面临的弹劾案产生关键作用。此时对罗克采取法律行动,既能削弱杜特尔特派系的舆论火力,也能向潜在支持者释放威慑信号。

从战术层面看,小马科斯政府选择人口贩运这种敏感罪名,既有转移国内经济困境注意力的意图,也能利用国际舆论塑造 "打击犯罪" 的形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手法在杜特尔特被捕事件中已被使用,国际刑事法院以 "反人类罪" 指控杜特尔特,却未追究其任内实际执行者的责任。这种选择性执法模式,难免让人质疑其背后的政治动机。

更深层的战略考量在于,小马科斯试图通过司法手段瓦解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根基。杜特尔特家族在达沃市的统治持续数十年,形成了以地方势力为核心的政治网络。

逮捕罗克等亲信,配合此前对达沃市警察系统的清洗,实质是对杜特尔特家族 "大本营" 的系统性切割。这种策略若成功,不仅能削弱莎拉在弹劾案中的支持基础,还可能影响其 2028 年总统竞选计划。

然而,这种激进手段也存在反噬风险。杜特尔特被捕后支持率不降反升,其家族在中期选举中的强势表现已证明,过度打压反而可能激发民众同情。罗克案件若被坐实存在政治干预,很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抗议浪潮,进一步撕裂菲律宾社会。

此外,小马科斯家族自身面临的洗钱指控,也可能成为反对派反击的突破口。总体而言,小马科斯在中期选举失利后对罗克的逮捕,是其试图通过司法工具扭转政治颓势的关键一步。这一行动既延续了菲律宾政治中 "以法斗政" 的传统,也暴露了马科斯政府在权力博弈中的焦虑。

未来局势的发展,将取决于杜特尔特派系的反击力度、国际社会的反应,以及小马科斯能否在经济治理上取得突破以重塑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