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2025年9月3日的九三阅兵现场,有一位特别的嘉宾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白求恩的侄孙--沃伦·白求恩!一想到他是课本里那位伟大的白求恩大夫的亲人,是不是瞬间就觉得和历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这次阅兵,真是惊喜连连。沃伦·白求恩作为加拿大白求恩家族代表、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受邀来到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白求恩的孙女莱斯利·白求恩。
莱斯利·白求恩这次来中国,可不仅仅是参加阅兵这么简单,她还带来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白求恩当年的日记本和通信原件。想象一下,那些已经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白求恩当年在中国的点点滴滴,那该是多么珍贵的历史记忆啊!据说,当年白求恩来中国前,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当他听说中国缺医少药,无数伤员亟待救治时,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不顾妻子的劝说,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中国的抗战医疗事业中。在一封他和弗朗西丝的通信原件里,还记载着他连续为伤员做手术36个小时的惊人经历,当时他的手都在不停地颤抖,但他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做完了手术,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更让人感动的是,在阅兵现场,莱斯利·白求恩还遇到了一位当年被白求恩救治过的老兵。老兵一看到恩人的后人,激动得双手不停地颤抖,他满含热泪地讲述着当年白求恩为他做手术的情景,还说白求恩当时鼓励他,让他好好养伤,好了继续去打鬼子。这一幕,仿佛让时光倒流,让人不禁为那段伟大的抗战岁月而热泪盈眶。
沃伦·白求恩的爱人是中国人,所以他笑着说,来到中国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亲切。他们还专程去了河北唐县的白求恩纪念馆,那里保存着白求恩当年居住过的窑洞和用过的被子等物品,每一件都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当年白求恩在这里奋斗过的故事。
其实,像白求恩这样为中国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友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陈纳德将军、史迪威将军,他们的后人也都来到了阅兵现场,共同纪念这段难忘的历史。还有何明清,这位1922年就来到中国的护士,和白求恩一起在战场上救死扶伤,被白求恩亲切地称为"战地天使"。还有新西兰的战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他是唯一深入西安事变现场、报道危机直至终场的西方记者,他曾说"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这些国际友人,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他们的精神,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还有无数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希望这种国际主义精神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和平的阳光照耀在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