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中国不跟我们做生意不是因为他们,是因为我

2025-04-30 20:53  头条

特朗普不久前在接受美国ABC电视台采访时,主持人质疑高额关税是否会引起物价上涨,并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

【特朗普回应道,中国很可能会"自行消化"掉这些关税】

对此,特朗普回应道,中国很可能会"自行消化"掉这些关税,而美国消费者不会为这些关税买单。他先是语无伦次的提到:"你没办法确定,你不知道中国会不会承担这些成本……中国每年从我们这儿赚走1万亿美元,他们前所未有地剥削我们。"

特朗普还声称,对中国征收的145%关税"几乎相当于贸易禁运""这是中国自找的,这很好"。此外,他还老调重弹地表示,美国民众不应该对关税制度感到惊讶,因为关税是解决贸易逆差并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必要之举。美国经济会经历一个"过渡期",美国一直以来都在被世界各国占便宜。

【特朗普声称,对中国征收的145%关税"几乎相当于贸易禁运"】

这轮关税战打响至今,特朗普的胡言乱语,可以说已经到了颠倒黑白、无视客观事实的程度了。如今的现实是,对华145%关税对美国消费者造成的初步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多家购物平台已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

其实早在4月16日,也就是对华"对等关税"生效一周后,两家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和希音(Shein)就向美国用户发出了涨价通知,公司将从25日开始进行价格调整。

25日期限一到,许多商品立刻涨价。希音上部分商品涨幅超300%,其畅销榜前100名商品的平均价格增加超过50%。比如一套在24日标价为4.39美元的泳装,次日就涨价4美元。

Temu上一款售价19.49美元的插线板,目前平台上标注的进口税为27.56美元,是商品原价的1.41倍--几乎全部关税均由消费者买单。

【多家购物平台已将大部分关税成本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与此同时,美国购物平台亚马逊(Amazon)同样也涨价,4月9日"对等关税"生效当天,美国亚马逊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就出现明显上涨,平均涨价幅度超过30%。

请注意,这还只是关税政策带来的初步效应,更大的还在后面,那就是"小额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即将在5月2日被废除。

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始于1938年,最初只是为了方便美国游客携带纪念品回国,额度仅为5美元。后来经过多次调整,在2016年,也就是奥巴马执政的最后一年,免税额度提升至800美元,并配套T86清关模式以简化流程。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借该政策快速扩张在美业务,2023年,中国进入美国的免税包裹达13.6亿件,是2015年的7倍多。

【2023年,中国进入美国的免税包裹达13.6亿件,是2015年的7倍多】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一些议员就曾提议取消该政策,但出于压制通货膨胀的考虑,拜登最终并没有动手。

而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很快就在今年2月短暂取消了该政策。但由于海关无法及时进行调整,政策难以执行,所以很快就恢复了。

4月2日,也就是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的当天,他同时也宣布取消"小额进口商品免税"的政策,5月2日起生效。届时,所有出口到美国货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需要缴纳货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一个月,将进一步上调至每件200美元。

另外之前也曾提到过,其实在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很多美国企业就已经在提前囤货,进口了大量的中国商品。"对等关税"宣布后,这部分囤货也能维持商品以低价供应一段时间。

【其实在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很多美国企业就已经在提前囤货】

但这些囤货扛不了不久,加上即将废除的小额商品免税,因此很多分析认为,若对华关税仍保持目前的水平,那么从今年夏季开始,绝大部分美国民众将完全感受到关税的影响。

如何判断这一点?除了商品的价格,还有就是特朗普的支持率,尤其是Maga群体的。特朗普现在之所以还在嘴硬,胡说八道什么"中国会消化关税""美国经济有过渡期",底气在于Maga支持者的基本盘还没有被动摇。

路透社几天前采访了25名Maga选民,询问他们特朗普上任后100天内对他们生活影响最大的政策,其中14人认为是关税。

他们承认关税带来了通货膨胀,但除了有一名做生意的,其他13人都表示愿意忍受关税带来的通胀,他们都相信"制造业能够回流美国",相信"中国和欧洲盟友占了美国便宜",相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短期排毒",会对美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有利。

简言之,他们都相信,特朗普可以用通货膨胀这么一个"短期低成本",来换取美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高收益"。

然而现实会教他们做人:当物价上涨到无法忍受的程度,而特朗普承诺的"制造业回流"没有到来之时,恐怕就连最忠诚的Maga群体也要质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知道那个时候,特朗普是否还会像今天这般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