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媒体的数据打了他的脸,2024年美国企业因对华关税损失超过840亿美元,农业州选民意见很大,大豆出口跌到十年来最低点,说到底,真扛不住的,是美方。
所以,中方这一系列调整,不是退让,而是战术上的精细操作,就像棋局中撤下一颗子,不是认输,而是调兵遣将,为的是下一步更大的布局。

埋着定时炸弹
中美之所以暂时握手,背后靠的是吉隆坡对话桌上的一纸"休战协议",据媒体披露,这场谈判并不轻松,美方代表团在会议期间三次申请暂停,内部对是否冻结关税意见不一。
但最终,迫于国内经济压力,特朗普团队不得不妥协,接受一年内不新增关税、不恢复调查的条件,中方也不是盲目相信对方的承诺,所有暂停措施都写明了"绑定机制":若美方违约,所有反制工具将立刻恢复,这不是空话。

历史早就证明了美国的"反悔纪录":2019年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还没落地,特朗普就突然加税;2023年,美国曾承诺不对中国电动汽车设限,半年后就出台限制令。
中方这次显然吸取了教训,撤回措施不过是以退为进,中美此刻只是暂时停火,而非达成永久和平,这场"走钢丝般"的停战,背后藏着太多不确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