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驳斥"飞往中国"传言:我没逃

2025-07-25 11:06  头条

泰柬交火,洪森要逃到中国避难?多家泰国媒体发布消息称,洪森正打算丢下烂摊子前往中国。

当前,泰国出动F-16战机空袭柬埔寨军事目标,30万泰军严阵以待,柬埔寨则以"自卫"名义进行回应,两国在边境地区的火药味迅速升级。

眼下,柬埔寨经济承压、民意紧绷,而洪玛奈政府却试图通过展示强硬姿态稳住局势,这一步棋,走得极其冒险。

各方都在看,泰柬会不会真的撕破脸开打,洪森父子还能不能把控好局势?

泰柬冲突愈演愈烈

这次泰柬局势紧张的直接导火索,是一次看似偶然却又极具象征意义的军事冲突。今年5月,泰柬边境地区爆发交火,一名柬埔寨士兵在冲突中被打死。这起事件本可以在外交层面迅速降温,泰国总理佩通坦第一时间亲自致电柬埔寨前首相洪森,表达遗憾与歉意,甚至愿意提供赔偿解决问题。

但事情却没有朝缓和方向发展。洪森不仅没有接受调解,还把这通电话录音公开,引发泰国内部强烈反弹。佩通坦因此在国内民意与反对派压力下遭到停职。新上任的代总理普坦对柬政策转而强硬,直接指挥军方展开反击,动用F-16战斗机空袭柬埔寨军事目标,两处基地遭到摧毁,局势急转直下。

面对这样的局面升级,于是有泰国媒体传言称,洪森会借此逃到中国避难,毕竟过去中柬关系还算不错,这时候来中国,是个绝妙的躲避泰国怒火的好时机,好地方。

不过中方还没表态,洪森在数小时前亲自打破了传言,他在个人账户上发文表示,自己现在仍在柬埔寨国内,并没有逃、也不会逃往中国。

在泰国如此猛烈的反击下,柬埔寨方面也没有退让,洪森之子洪玛奈在公开场合表示,柬方"别无选择,只能以武力回应"。与此同时,泰方指控柬军动用BM-21火箭炮攻击泰国居民区,造成至少4名平民死伤。柬方则坚称是泰国军队无端越界,自己只是依法自卫。

至此,双方都站在了舆论制高点上,各自扮演"受害者"角色,并释放出捍卫主权的强硬信号。军事摩擦的烈度升级,意味着传统的外交手段已经难以迅速止血,而两国民意情绪的高涨,更使得事态复杂化。

泰柬局势走向失控,洪森毫无疑问是关键推手。明面上看,是他在"泄露电话门"中让佩通坦陷入执政危机,直接促成泰国鹰派上台,导致局势激化。但更深层的是,这位前首相其实早已将边境事件当作政治工具,服务于其国内议程。

当前的柬埔寨,正面临诸多治理难题。洪玛奈政府上台后,虽然获得了洪森的强力背书,但未能有效解决电诈、经济疲软等核心问题。为了稳住局势、转移矛盾,洪森选择外部转移,利用与泰国的历史恩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把国内焦点引向边境冲突。

洪森自以为可以在泰柬边境小打小闹中掌控节奏,然而现实是,一旦局势滑向军事对抗,主动权便不再掌握在他手中。洪玛奈政府如今公开喊话要以武力回应,但无论从兵力、装备还是战略资源上,柬埔寨都远远落后于泰国。

中方高度警觉,洪森父子需冷静收场,局势难打

泰国目前三军总兵力超30万,陆军25万人,装备有M60坦克和美制装备,空军拥有F-16和"鹰狮"战机群,甚至有航母作为威慑。而柬埔寨军力仅10万人左右,陆军主力仍为苏联时期的T-55坦克,空军则依赖老旧的米格-21。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数量,更体现在作战效能上。

中方对于泰柬边境局势的升级,并非袖手旁观。近年来,中国始终强调"周边稳定是发展前提",而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更是区域合作的重中之重。泰柬若真爆发大规模冲突,首当其冲的将是地区经济链条和多边合作机制。

以中泰高铁为例,这是中国与泰国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线路将连通中南半岛多个国家,一旦战争打乱区域交通和安全秩序,该项目推进将遭遇重大阻力。同时,澜湄合作机制作为中方主导的区域治理平台,其稳定性也会受到挑战。

中方一直担心"周边生乱",这不仅是对国家安全的基本防线,也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的系统性安全。在印巴冲突中,中国便曾积极斡旋,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如今面对体量远小于印度、巴基斯坦的泰国与柬埔寨,中方在协调和影响力上显然更有把握。

但前提是,泰柬双方必须给中方留下斡旋空间。如果各自都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或有意利用外部摩擦转移内部压力,那么即便有调解意愿,也难以快速止战。中方当前最担心的事,正是这场冲突演变成长期消耗战,拖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发展节奏。

而从中方立场出发,东盟的凝聚力也面临考验。若两成员国发生战争,将直接削弱东盟的整体战略声誉,对外资、合作机制、区域协同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中方不可能坐视不理。

尽管局势已被推至临界点,但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仍不高。原因不在于两国没有积怨,而在于实打实的成本让双方都难以承受战后代价。

泰国与柬埔寨同为东盟成员国,东盟对成员国之间的纷争设有明确的调解机制。若两国执意兵戎相见,不仅将面临东盟内部的协调压力,还可能因破坏区域经济生态而遭到其他成员国集体反制。对于本就依赖地区市场和资本流动的两国而言,这样的破坏性极大。

在当前边境关闭的情况下,已有3万吨柬农产品滞销,电价暴涨三成,民生压力陡然增加。如果洪玛奈政府继续推行强制征兵政策,不仅会加剧经济困境,还可能在国内引发更大范围的不满情绪。洪森父子若不迅速调整局势控制策略,极有可能因"外患"引发"内乱"。

最关键的是,洪森想通过"对外强硬"稳固内部权威的算盘已经被看穿。泰方鹰派反应迅速,军方直接越境打击并驱逐柬大使,未给柬方太多回旋余地。洪玛奈政府若还继续示强,极可能引爆更大规模的危机。

此时,唯一可行的路径,是在中方与东盟的斡旋下,双方回到谈判桌上,推动局势降级。洪森父子若能顺势而下,也许能在国内保住缓冲空间。若继续强硬到底,很可能将柬埔寨推入更深的困境。

挑起冲突容易,收场却难。一次外交误判,可能造成长期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