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军强势出动 中东局势再升级

2025-04-16 16:41  头条

美军和胡塞武装的较量正在进入最危险的新阶段,多方消息显示特朗普已经下令,美国、沙特、也门政府三国超15万部队集结,地面战争一触即发!

据环球网报道,过去两周胡塞武装已经击落4架MQ-9无人机,最新战果发生在13日晚间。同一天美军空袭萨那省造成6死20伤,而胡塞武装则向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和本-古里安机场发射导弹,虽然被以军拦截,但紧张局势明显升级。

在美国的忽悠之下,8万也门政府军正在集结,准备进攻荷台达港;沙特也正在计划出动7万大军;美军双航母航母、轰炸机、隐形战机纷纷就位,这场持续一个月的冲突眼瞅着要演变成掀桌子的全面战争。

特朗普这波操作背后藏着三个算盘:

第一层是面子工程,自打3月15日特朗普下令轰炸以来,330多次空袭只换来胡塞武装越打越精神的尴尬局面,再不拿出点战果,五角大楼的年度报告都没法写;

第二层是战略止损,红海航道每天过境的300万桶石油关乎全球经济命脉,荷台达港这个美国的"肉中刺"不拔掉,西方航运公司迟早集体跑路;

最阴险的是第三层算计--用也门和沙特政府军当炮灰打头阵,既避免自家大兵进沙漠吃沙子,又能顺道清理伊朗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范围。

然后,我们先看看地图,看看为何荷台达港会成为这次地面战的主战场。

这个红海要冲掌握在胡塞手里九年,就像卡住美沙喉咙的鱼刺。自特朗普下令袭击胡塞武装后,美军通过330多次空袭,发现效果有限,现在终于明白:要拔掉这根刺,光靠轰炸不行。

但地面战真是好主意吗?

2015年沙特带着多国联军打也门,结果被穿拖鞋的胡塞武装打得灰头土脸,价值百万的装甲车被RPG掀翻的视频至今还在网上流传。如今沙特又要押上7万精锐(全国总兵力约12万),这显然是想要破釜沉舟,一雪前耻。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胡塞武装的警告绝非虚张声势。

他们手里握着能打到沙特腹地的弹道导弹,更可怕的是经过九年实战锤炼,早就不是当年的游击队。

胡塞武装13日的声明已经亮出底牌--沙特若敢动手就袭击其本土,就让沙特石油设施"变成火云"。这话听着像是一句威胁,但看看2019年他们怎么用无人机瘫痪沙特一半原油产量的,就知道这不是开玩笑。

如今,美国派出了双航母战斗群,再加上将多架B-2轰炸机调到迪戈加西亚,但胡塞转头就展示了打击2000公里外目标的能力,果断袭击以色列,可见双方都拿出了家底,不会有丝毫退让。

最讽刺的是,这场仗本质上是特朗普政府在替以色列分散火力。

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船只的借口就是声援加沙,现在美军深陷也门泥潭,反而让德黑兰笑到最后。

伊朗根本不用亲自下场,靠着代理人就把美国拖进消耗战。五角大楼说行动可能持续6个月,但看看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教训,这种预测可能过于乐观了。

地面战一旦开打,美军、也门政府和沙特15万大军真能势如破竹?

别忘了2018年联军动用15万人攻打荷台达,打了半年最后不得不停火。

沙特王室这次咬着后槽牙押上7万精锐,可不是单纯给美国当打手。眼瞅着2030愿景的巨型工程刚铺开摊子,世界杯场馆的地基还没打完,胡塞武装的导弹就三天两头往利雅得飞,1.3万亿美元的经济转型计划经不起战火折腾。

去年沙特阿美炼油厂挨的那波袭击,直接让石油日产量腰斩了570万桶,这种要命的买卖谁经得起折腾?

更糟心的是,美国现在把战略重心往印太倾斜,中东这摊浑水要是再镇不住场子,沙特土豪们真怕哪天睡醒发现白宫的电话打不通了。

但军事冒险可能适得其反--也门战场就像流沙,吞掉的装备和金钱远超预期。

当年联军光买爱国者导弹就花了沙特上千亿,结果连首都萨那都没摸到。现在胡塞武装的武器库比九年前先进两代,沙特7万大军真能创造奇迹吗?

别忘了胡塞武装最擅长打不对称战争,路边炸弹、狙击手、地道战,这些让美军在伊拉克吃尽苦头的招数,他们玩得是炉火纯青。

国际社会都在盯着两个关键数据:一是胡塞武装还控制着也门多少人口(目前约60%),二是红海航运保险费涨了多少(战争爆发后飙升500%)。

这反映出问题的本质--各方都心知肚明军事手段治标不治本。

也门2700万人口里,2300万人需要人道援助,1200万人面临饥荒,这种环境下剿灭胡塞武装?除非把整个国家从地图上抹掉。

萨那战略研究中心的奥萨姆·拉哈尼说得透彻:美军扔再多的JDAM炸弹,也炸不出稳定的也门政府。过去十年西方在也门砸了340亿美元援助,结果全喂了各路军阀,老百姓照样"啃树皮"。

也门政府内部派系林立,就算打下荷台达,没有政治解决方案,今天消灭胡塞武装,明天就会冒出个其他武装,就像叙利亚一样,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和平。

现在的现实是:美国军力最强,却不率先下场,主要派出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要依靠也门和沙特军队打地面战;而胡塞武装用着伊朗提供的导弹,却能威胁全球能源命脉,并且追着美国航母打。

这场21世纪最新的"双代理人"战争证明,现代战争早就不是单纯比拼武器代差。当沙特花5800万美元买的"彩虹"无人机被胡塞用5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击落时,这场较量就已经超出了传统军事逻辑的范畴。

未来六个月可能决定红海沿岸的权力格局。

但无论结果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用15万大军强攻胡塞的代价,绝对比恢复和谈高得多。

美军在也门每多待一天,都在逼伊朗亲自下场;沙特每派出一辆坦克,都在透支自己的国际形象。

至于胡塞武装,他们早就把"抵抗"写进了组织基因--2015年没人看好他们能撑过三个月,现在九年过去了,他们反而越打越强。

眼下最魔幻的现实是,所有人都在为战争做准备,但没人真想打赢。

美国需要中东乱局来维持军事存在,沙特要靠外部威胁转移国内矛盾,伊朗乐见对手陷在也门泥潭,胡塞武装则在战火中不断壮大。

这场多方参与的死亡对战中,唯一的输家是也门平民--美军13日的空袭炸塌曼苏里亚水库时,5万居民瞬间失去水源,这种"附带损伤"在战报里连个脚注都混不上。

当美军还在争论该用哪种型号的导弹时,荷台达的孩子们已经在学习如何从废墟里刨出能喝的水了。

这场战争最可能的结局是什么?或许就像也门的沙漠风暴,来得猛去得快,最后留下的还是那片征战的土地和不屈的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