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到海产甜头!挪威:中国市场潜力不容小觑,若每人吃奶酪…

2025-11-10 21: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一年跃升三个位次,42%增速创全球市场之最--第八届进博会上,挪威递出的海产贸易答卷格外亮眼:中国已正式成为其全球第三大海鲜出口市场。

而在挪威国家馆的展台前,比三文鱼更吸睛的是一款棕色"国民奶酪":随着中挪签署奶酪市场准入协议,这款有着150年历史的挪威"土特产"正式叩响中国大门,为两国贸易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市场的潜力实在不容小觑。"挪威驻华大使戴伟恩(Vebjørn Dysvik)向观察者网感慨道。2025年,挪威对华海产品出口额攀升至93.7亿元,不仅从去年的第六位实现"三级跳",更以近50%的增幅成为其前十大出口市场中的"增速冠军"。

按挪威人口均值计算,这一出口规模已相当可观,但戴伟恩更看重中国市场的深层潜力:"试想,如果每个中国人都开始大量食用挪威奶酪,那将是一个极为庞大的需求量。"

挪威驻华大使戴伟恩(Vebjørn Dysvik) 观察者网

是什么让挪威海产品脱颖而出?

这份耀眼成绩绝非偶然。在挪威农业和食品部国务秘书汉娜-贝里特·布瑞克(Hanne-Berit Brekken)看来,稳定的制度环境与严苛的质量把控是关键,同时中挪建设性的合作也让挪威寒冷海域顶级的海鲜得以高效抵达中国消费者餐桌。

"对挪威人而言,海产品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依海而生,靠海为生。保护海洋,早已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戴伟恩大使此前指出,挪威海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就一个词:"质量"。从挪威纯净的峡湾和广阔的海域,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质量贯穿于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在虹桥论坛农业分论坛上,对中挪海产品贸易给出了更乐观的预判。他称,中挪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挪威作为非欧盟成员国的政策自主性,将为双方合作带来更多灵活性,未来中国有望成为挪威海产品第一大市场。

挪威海产品 观察者网

奶酪新篇:"焦糖风味"的本土化探索

在海产贸易持续领跑的同时,挪威将合作触角延伸至农产品领域。进博会期间,挪威农业与食品部与中国海关总署正式签署协议,挪威棕奶酪获准出口中国,标志着挪威乳制品对华出口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这款被称为"焦糖奶酪"的特色产品,成为挪威国家馆最受期待的"新明星"。

"它有着150多年的历史,配料很干净,只有乳清、奶和淡奶油。"挪威国民奶酪品牌TINE公司区域经理(大中华区)黄博思(Bose Wong)告诉观察者网,其焦糖色泽和香甜口感并非来自添加糖,而是乳清加热过程中乳糖的自然转化。

这种独特风味已在日韩市场催生出多元吃法:刨成细丝撒在牛角包上,或拌入冰淇淋增添层次。而面对中国市场,TINE公司正进行更细致的本土化探索。

黄博思透露,团队发现中国家长对无添加奶酪棒需求旺盛。"我们开发的棕奶酪小棒棒,蛋白质含量高且不含糖和防腐剂,正好契合这一需求。"尽管距离进入中国商超还有约三年时间,但进博会已成为其市场预热的"快车道"。"这是我们第四次参展,规模一届比一届大,不少核心经销商都是在CIIE上结缘的。"黄博思说。

挪威国民奶酪品牌TINE公司区域经理(大中华区)黄博思(Bose Wong) 观察者网

承载着海产升级与奶酪破冰双重使命的挪威,今年参展企业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戴伟恩大使表示,国家馆的设立既是为老伙伴巩固合作,更是为新伙伴搭建桥梁。"中国市场对我们的地方企业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出口,更是挪威企业'在中国生产、服务中国市场'以及'在中国生产、辐射欧洲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

除了食品贸易,航运、海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深化合作也在推进中。戴伟恩提到,挪中两国在四大核心领域已形成深厚合作基础,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增长的引擎。

从峡湾的冰川融水到进博会的展台,从三文鱼、海鳟到棕奶酪,挪威正以更多元的产品矩阵叩响中国市场的大门,而进博会则成为这场跨洋合作最鲜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