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四连反制后,美国爆发抢购潮,特朗普对华放出威胁,商务部寸步不让,美盟友已站队。
针对美方对华采取的34%"对等关税",中方有关部门自4月4日起,连续对美发起反制,不仅对所有的美国进口商品加税34%,还瞄准特朗普政府的"票仓",取消了6家美国农产品企业的产品输华资质。随后美股三大指数暴跌,美国爆发商品抢购潮,上个周末,有150多个团体在美国50个州举行反对特朗普集会,参与人数达百万之多。针对这种局势,当地时间4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威胁中方,称如果中国不撤回对美加税34%的反制措施,美国将于4月9日对华加征50%的新关税,如此一来,中国商品进入美国的累计税率将达到104%。
梳理整个事件脉络不难发现,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先后三次对华高举"关税大棒",不但两次对华加税10%,到4月2日又对华加税34%,中方本着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的目的,出台反制措施高度合理。反观美国方面,在对华"芯片封锁"、"金融收割"和地缘围堵失败后,又在关税领域对华发难,是中美关系走向恶化的"第一责任人"。退一步讲,如果美方对中国商品的累计税率突破100%,等同于对华"脱钩",美国能承担起这个后果吗?不说稀土、石墨烯等关键原料进口,拿医疗用品、家电和药品等普通商品来说,美国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者。
特朗普的真实用意是逼迫中方妥协,但却明显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美方话音刚落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回应了2句话,一是强调如果美方对华加税50%的政策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二是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敦促美方停止错误做法,以平等对话解决分歧。但特朗普似乎没有回头的意思,他在7号当天对外表示,不是有意造成股市暴跌,称有时候"必须吃药",言外之意是美国的经贸存在许多问题,而关税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
中国不是美国新关税政策的唯一受害者,近日欧股、日经、韩股等亚欧地区的金融市场纷纷暴跌,而欧盟、日韩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眼见特朗普不听劝,欧盟率先倒戈,当地时间4月7日,欧盟成员国在卢森堡举行贸易部长会议,讨论应对美方的关税政策;4月9日各成员国将进行投票,计划对美实施两轮关税反制,分别从4月15日和5月15日启动,欧委会提议对美国部分商品加税25%。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计划立即访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已经放话,如果谈判不成,不排除对美国的关税措施采取对等报复的可能。
美国盟友的倒戈,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不得人心,特朗普如果一意孤行,不排除陷入四面楚歌的可能。需要强调,美国内部的反噬同样不可小觑,在特朗普政府的裁员、削减支出等政策下,美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和党派矛盾同样激烈,眼下他们找到了宣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