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结束了吗?根本没有!我们现在可以说中美贸易战的下半场,即将开启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中国越来越强大,这已经引发了美国的不安!所以美国早在多年前就将中国当作了第一大竞争对手。我们要坚决做到抛弃幻想,做好战斗到底的准备。
此前中美日内瓦的关税协议,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协议!7月份中美关税协议到期后,中美到时候必然会开启关税战的下半场。
美国此前为何在关税上对华作出让步?因为特朗普团队此前高估了美国,低估了中国。
当前的中美博弈已进入深水区,特朗普政府看似混乱的关税政策调整,实则暗藏以退为进的战略算计。当美国财长贝森特放话"不诚心谈判就恢复关税"时,这种反复横跳绝非简单的政策摇摆,可以说是特朗普团队已开始根据美国国内以及全球形势,在做出关税政策上的调整。
具体而言,特朗普团队的政策调整并非简单妥协,而是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战术重组,试图以更具系统性的方式限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中美经济博弈的本质早已超越关税层面。美国对华政策转向的根源,在于中国产业升级触动了其核心利益格局。过去四十年,美国资本通过"在中国生产、向全球销售"的模式攫取超额利润,但中国新能源汽车抢占全球市场、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技术封锁、中国数字经济平台构建独立生态,这些变化都意味着原有利益分配体系的崩塌。
美国两党在打压中国问题上早已形成利益同盟。十年前美国资本还能通过入股阿里巴巴、腾讯享受增长红利,如今TikTok打破硅谷社交垄断,华为昇腾芯片直逼英伟达统治地位。这些触及根本的竞争,让从华尔街到硅谷的既得利益集团空前团结。
5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中国最高贸易谈判代表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进行了会谈。请问会谈的进展如何?双方是否已经确定下一次的会谈?
毛宁表示:"我的同事已经多次阐明了中方在关税和贸易问题上的立场。你的具体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中美关税协议虽然短暂达成一致,但是90天之后呢?或者说让美国缓过气之后,中美关税战必然再起战火!那么在这近90天的空窗期,中国应该做足哪些功夫?以此来应对中美贸易战的下一轮谈判。
我认为,在90天的关税停火期内,中国亟需将"国产替代"从战略口号转化为可落地的产业革命。如推动"国产材料认证替代计划",要求汽车、电子行业优先采购国产POM,并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形成正向激励。
2024年国产半导体设备市占率已从7%提升至15%,此模式可复制到新材料领域。针对美日企业的技术封锁,启动"专利交叉许可联盟",以中国市场准入换取关键技术共享。例如,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已同意放宽14纳米设备出口限制,中国可借机构建第三代半导体专利池。
此阶段若成功,中国不仅能化解关税冲击,更能将"制裁清单"转化为"技术突破清单",形成"越打压越强大"的产业韧性。
总的而言,90天的关税停火绝非终点,而是新一轮博弈的起点。美国的"缓兵之计"背后,是通胀高企、中期选举压力的现实困境;中国的应对之策,则需超越短期反制,聚焦三大历史性任务:技术自主化、规则主导权、民生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