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迅速撤离菲律宾,马科斯措手不及,民众怒火冲天,美国干着急

2025-03-31 23:05  头条

近年来,菲律宾的外交政策不断发生转变,主要是在南海问题上,菲方似乎更希望通过南海问题与中国对抗,并借此来换取美国的援助,菲律宾这种引入域外军事力量的做法,非但难以获得预期的安全保障,反而可能使其沦为大国地缘博弈的前沿阵地,陷入难以脱身的战略困境。

根据美国国防部最新披露的军事部署计划,2025年度美菲"肩并肩"(Balikatan)联合军演已确定将于4月20日正式启动。此次联合军演除美国和菲律宾外,更引人注目的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及英国等国的参与。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增参演国均属长期在中国周边海域保持军事存在的国家,其战略意图不言自明。

这是继同年1月美菲联合军演后的又一大动作,美国希望通过高频率的军事演习强化自己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从而实现对华遏制的政策,从演习地区就可看出,全部都选在南海争议水域,其目的就是针对中国主权,意在通过武力展示逼迫中国让步。

别看这次演习声势浩大,其实暴露了菲律宾南海问题上的无力,菲方想借助美国抗衡中国,但自己又不想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美国通过"低成本"的方式试图搅乱南海局势,为遏制中国铺路,但这种秀肌肉的表演对改变地区力量的格局微乎其微。

另一边,值得注意的是美防长赫格赛思首次亚太之行南海地区,但有意思的是访问名单上并没有韩国,而是加上了菲律宾,更直观地表现了美国对南海问题的重视。美国认为日本可以取代韩国,但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至关重要,菲律宾也表现出对美积极态度,甘愿成为美在南海的"马前卒"。

借助菲律宾的地理优势,美国在南海搅浑水的力度大大提升,美国在南海基地的增加、美菲合作的增加,都意在让菲律宾成为美国的"第二个乌克兰",构建对中国更为有效的包围圈在促使美国将亚太北约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赫格赛思此次亚太之行充满算计,绕过韩国直接奔赴菲律宾,此行为凸显出南海在当下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但美国传统的"导弹加基地"的组合方式,很可能起到反作用,此前杜特尔特的亲华政策,让菲民众吃到不少中国红利,此时正是菲民众对美反感期,加上中国的反制措施,美菲的组合拳很可能适得其反。

针对美菲联动,中国南部战区强势回应,今年1月,055大驱组成编队在南海展开反航母演练。近期海军某支队大理舰、郴州舰协同兄弟单位综合补给舰青海湖舰,奔赴南海某海域进行实战化训练。根据南部战区的公告显示,这些军舰所训练的科目不仅具有极强针对性,更是贴合南海的现实情况。种种强势回应,既是美防长赫格赛思亲自坐镇南海,怕是也不敢踏足中方的海上禁区。

解放军的部署不仅是实力的展示,更是对美国战略的直接宣言:中国不怕挑衅,并有充足的手段反制。南海军舰的三舰并列既是对美国的警告,也是向周边地区传递信号。南海的和平需要周边地区的共同维护,而不是外部势力介入搅局。南海不是美国的"游乐园",若菲律宾执迷不悟,一味地迎合美国,最终必将自食恶果,而中国也将奉陪到底。

其实从地区态势来看,美菲搞出的小动作不仅没让其他东盟国家亦步亦趋的跟随进"大国对抗"的政治陷阱中,反而让菲律宾在东盟内部被逐渐边缘化,这样的结果揭示了地区发展的博弈趋势,是朝着公平正义而正向发展的。

不管美国及其"帮凶""犬牙",如何在中国近海翻云覆雨,都无法改变已经注定好的现状,反而会暴露出粗暴干涉地区局势与别国内部事务的丑态,至于那些活跃在"大国对抗"中想要投机倒把的跳梁小丑,注定要遭到历史与本国人民的清算。

当前南海局势就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试图用军事同盟维持其霸权统治,中国则以硬实力破局,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短时间内美菲通过联合可能会造成矛盾加剧,但长远来看,中国的"一带一路"影响,军事化进程和亚太区域合作,都将会逐步削除美国对华的"印太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