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港独分子”陈方安生:勾结外部势力祸乱香港,如今下场大快人心

2025-09-19 13:48  头条

她曾是香港历史上首位华人布政司,在回归仪式上身穿红裙站在C位,风光无限。

如今却像做贼一样在街头行走,裹着围巾戴着帽子仍被路人认出怒骂"汉奸走狗",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从政坛铁娘子到社会弃儿,陈方安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她的惨痛结局能给我们什么警示?

从香港"二把手"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1997年7月1日的夜晚,注定要载入史册。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缓缓升起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在见证这个历史性时刻。

站在合影中央的那个女人,身穿醒目的红色套裙,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她就是当时香港的"二把手"--陈方安生。

那一刻,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看似拥护回归的政治精英,会在日后成为香港最臭名昭著的乱港分子。

时间倒回到1993年,陈方安生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港督彭定康亲自任命她为布政司,让她成为香港开埠以来首位华人布政司,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布政司。

这个职位在港英政府体系中地位仅次于总督,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时的她,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无论政商界还是普通市民,见到她都得恭恭敬敬。

英国媒体更是将她包装成"政坛铁娘子",仿佛她就是香港政治的未来。

然而,这一切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颗早已被殖民思想腐蚀的心。

香港回归后,她被任命为首届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本应该肩负起维护香港稳定与发展的重任。

可是她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这里,反而开始了与特首董建华的明争暗斗,被外界批评制造"两个司令部"。

更让人愤怒的是,当广东省提出粤港经济融合、兴建跨境大桥、落实24小时通关等惠港政策时,她竟然坚决反对。

这些政策对香港发展明明是百利无一害,广大香港和内地民众都非常赞成。

但她却完全不顾香港的长远利益,为了自己的政治私心,千方百计阻碍香港与内地的紧密联系。

2000年4月,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中国人都愤怒的事情。

圆明园国宝竟然在香港公然拍卖,这可是关乎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大事!

中方表达强烈不满,要求停止这种伤害民族感情的商业行为。

可是在她眼里,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完全比不上商业利益,对此事的处理态度冷漠得让人心寒。

更可恶的是,当董建华提出在香港推行国语教学时,她又跳出来坚决反对。

明明国语教学能够促进香港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她却非要让香港的年轻人远离中华文化。

满门忠烈家族的最大污点

说起陈方安生的家族背景,那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她的原名叫方安生,祖父方振武是国民党的抗日名将,曾在冯玉祥麾下担任军长。

在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方振武将军浴血沙场,为国捐躯,可以说是民族英雄。

她的母亲方召麐更是了不起的人物,是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师。

方召麐早年留学英国学习艺术,回国后拜师张大千,画作融合传统水墨与现代风格。

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江湖人称"东方女侠"。

更难得的是,方召麐虽然接受过西方教育,但始终深怀家国情怀。

抗战期间,她多次捐画筹款支援前线,教育子女时也总是强调"不忘根在中华"。

这样的家族背景,本来应该让陈方安生倍感荣耀才对。

可是她却恰恰相反,从小就觉得母亲坚持中华文化是"思想封建"。

1948年,8岁的她随家人逃难到香港,从那时起就开始痴迷英国文化。

10岁时父亲病逝,目睹母亲独自抚养8个孩子的艰难,在她心中埋下了"慕强求权"的种子。

在香港嘉诺撒圣心书院读书时,被英国老师夸一句"lady"就兴奋不已。

她后来回忆说:"此刻才明白什么是高贵"。

考入香港大学后,她专攻英文和英国文学,主动拒绝学习中文历史。

在她看来,"西方文明才是未来",中华文化都是落后的象征。

连自己的中文名"方安生"她都觉得土气,结婚后立刻改成了冠夫姓的"陈方安生"。

1987年,对她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

英国政府特意把她送到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镀金",回港后更是委以重任。

这次英国之行,彻底坚定了她对英国的忠诚和对殖民体制的眷恋。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她就已经不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在香港的代言人。

2020年,102岁高龄的母亲方召麐去世前,得知女儿的所作所为,痛苦地说:"教女无方,愧对方家列祖"。

当陈方安生想借母亲画展为自己洗白时,方召麐直接撕毁邀请函,愤怒地说:"我的画不沾脏东西!"

350万黑金买来的卖国生涯

2001年,陈方安生以"照顾女儿"为借口从政府辞职。

表面上看,她似乎要淡出政坛,安享退休生活。

但实际上,她正在暗中积聚力量,准备发起更大规模的乱港活动。

从2013年开始,她的真面目彻底暴露了。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她竟然三次收受乱港头目黎智英的350万港元政治黑金。

拿了这些肮脏的钱,她更是肆无忌惮地在香港从事各种破坏活动。

2014年非法"占中"期间,她成了幕后的重要策划者和组织者。

更可恶的是,她多次密会美国驻港领事馆官员,向美方提供香港内部情报。

2016年到2018年期间,她至少5次赴美国国会作证,编造"香港法治崩塌"的谎言。

在英国议会,她更是公然呼吁"英国应履行对香港的道义责任",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背叛国家主权!

2019年,已经79岁的她仍不安分,短短几个月里就与美德等国家的高官频频会面。

她甚至跪求美国副总统彭斯"制裁香港",公然宣称"美国有权干涉'一国两制'"。

在她的煽动下,香港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暴乱。

街头暴力横行,商店被砸,地铁被毁,无数无辜市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据统计,这场由她参与策划的暴乱,给香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500亿港元。

恒生指数大幅下跌,零售、餐饮、旅游业遭受重创,"十一黄金周"游客锐减四成。

中环、金钟等核心区域交通中断,数十家银行网点暂停服务。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投资者信心跌至冰点。

更严重的是,这场暴乱加剧了香港社会的撕裂和对立,为后续的政治冲突埋下了巨大隐患。

看着自己一手策划的乱港闹剧给香港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这个老太婆不但没有丝毫悔意,反而还沾沾自喜。

她把香港完全当成了自己勾结西方反华势力的试验场,完全不顾普通香港市民的死活。

国际社会对她的行为也产生了分化反应。

虽然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包装她为"民主斗士",但更多理智的国际观察家认为她是破坏香港稳定的危险分子。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多次重申不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间接否定了她寻求外部支持的做法。

就连香港各界爱国爱港团体也纷纷发声谴责她的背叛行为,认为她是香港繁荣稳定的破坏者。

家破人亡的惨痛代价

中国人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陈方安生用自己的惨痛经历,为这句话做了最生动的注解。

2020年,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她的乱港罪行终于要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

看到昔日的同伙黎智英等人纷纷入狱,她吓得魂飞魄散。

连夜宣布"退出政坛",妄图通过这种方式逃避法律责任。

可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过往的违法行为不会因为退出政坛而一笔勾销。

从那以后,她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躲在80平方米的旧公寓里,连手机都不敢用,生怕国安处上门。

更可悲的是,她的家庭也因为她的背叛行为而支离破碎。

2013年,她的胞弟方顺生因为长期抑郁加上肾病折磨,每天要吃20种药,还欠债300万走投无路。

深夜给她打电话求她担保,她却冷回一句:"现在不方便"。

三天后,走投无路的弟弟从旺角唐楼跳下身亡。

在弟弟的葬礼上,她只顾着躲避记者,连丝袜刮破了都嫌丢脸,对弟弟的死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悲伤。

2020年5月,更大的打击降临了。

她的独女陈慧玲突发肾衰竭,57岁就猝死在医院里。

当她赶到医院时,女儿的心电图已经呈现一条直线。

女儿出殡那天暴雨倾盆,她撑着黑伞独行,鞋跟陷在泥里,无人搀扶。

昔日的政坛"盟友"全部与她切割,连参加葬礼的人都寥寥无几。

女儿死后,她一夜白头,经常被人拍到推着助步车佝偻独行的凄凉身影。

现在的她上街都要像做贼一样,裹着围巾戴着帽子,仍然会被路人认出来痛斥"汉奸走狗"。

连买菜都要趁着清晨人少的时候,生怕被香港市民认出来。

她的孙女早就入籍英国,再也不愿意回香港看她这个丢人的奶奶。

对比其他同时期的香港政治人物,陈方安生的结局更显得讽刺。

那些选择与国家同心同德的如曾荫权、梁振英等人,虽然也有争议,但基本立场正确,晚年还算体面。

而选择对抗道路的如黎智英、戴耀廷等人,都面临法律制裁,形成了鲜明对比。

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殖民地的本土精英在宗主国撤离后都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有人选择融入新体制,有人选择怀念殖民时代甚至背叛祖国。

陈方安生代表了后一种选择的典型结局:政治失败、社会唾弃、家庭破碎。

她的堕落轨迹对香港青年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从名门之后、政治精英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说明背叛国家和人民绝不会有好下场。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诫所有人: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任何投机和背叛都只能是死路一条。

结语

陈方安生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堕落,更是所有背叛者的共同宿命。

在民族大义面前,任何投机和背叛都不会有好下场。她用自己的惨痛结局,给所有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面对国家和民族,你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