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策略并不意味着提高关税后谈判大门就会关闭。相反,谈判仍将持续进行。通过维持较高的关税威胁,特朗普政府试图在后续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从而推动达成更符合美国利益的协议条款。"他分析称。
贸易谈判进展
在4月2日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后,特朗普政府实施了为期90天的暂停期,原定于7月9日到期。但为推进贸易协议谈判进程,特朗普本月再次延长了这一暂停期,将最后期限设定在8月1日。
最初宣布暂停时,特朗普政府曾设定了"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的目标,但这一预期未能实现。目前,美国仅与英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欧盟和韩国等经济体达成初步协议,且多数协议的细节仍待敲定。
具体来说,5月,英国成为首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该协议设定了10%的基础关税,并针对汽车、航空航天等关键行业制定了配额与豁免机制,但钢铝关税削减等核心问题至今仍未明确。7月2日,美越协议宣布将越南输美商品的关税从46%降至20%,同时越南承诺"完全开放市场",但具体条款仍未披露。随后,美国与印度尼西亚于7月15日达成协议,将印尼关税从32%下调至19%,作为交换,印尼同意取消99%以上美国商品的关税壁垒。7月22日,美菲协议将菲律宾的关税从20%降至19%,后者承诺市场开放。
7月23日,美日达成协议,日本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换取美国将原定25%的关税降至15%。7月27日,美欧协议规定欧盟将对美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而美国则对欧盟商品征收15%的关税。7月30日,美韩协议要求韩国提供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产品,并全面开放汽车、卡车和农产品等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