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在2024年购买了美国52%的出口大豆。但与2018年贸易战前相比,这一市场份额已永久性下滑了10%。拉格兰德担忧,如果僵局持续,中国可能会转向巴西采购大豆。巴西正在推进开垦7000万英亩新农地的计划,这些土地大多来源于砍伐雨林和改造退化牧场。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压缩美国在全球大豆市场的空间。
拉格兰德坦言,2018年发起的那场贸易战曾给美国农业带来26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大豆相关的损失就接近200亿美元。尽管当时贸易战最后签了一个协议,但拜登政府未有效执行协议内容。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新的协议。我们的农业经济远比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更脆弱,"他说,"加上通胀和生产成本的上升,许多农民的现金流已经非常紧张,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空间。"
农民的生计不该成为赌注
拉格兰德强调,美国农业与全美约3400万个就业岗位息息相关。从卖种子和化肥的商人,到帮农民做账的农业顾问,每一个环节都是这个庞大产业链的一部分。整个行业为美国经济贡献达1.5万亿美元,是中部地区的经济命脉。
"有人说我们应该把所有大豆都卖到美国国内,但这并不是一件说做就能做到的事。"拉格兰德还提醒,要做到这一点,得把目前美国市场的需求翻一倍。这就意味着,美国人要吃的猪肉、鸡肉和牛肉得翻倍,连生物燃料的产量也得翻倍才行。这在短期内并不现实。
信的最后,拉格兰德代表全美50万名大豆种植者发出呼吁:"与中国的贸易战,实际上是在拿我们农民的生计作赌注。我们这些扎根土地的人,世世代代都在干这一行,不会也不想做别的。"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宣布暂停对愿意谈判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尽管仍对中国维持高额关税,拉格兰德将此视为释放善意的迹象。他恳切希望,中美双方能早日达成协议,挽救濒临困境的美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