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列车售货员与乘客唠嗑被辞退风波:暴露管理僵化(2)

2025-11-28 16:05  头条

大妈到底"错"在哪?按管理方的逻辑,大概是没端着"铁饭碗该有的架子"。可火车售货本就不是高冷的柜台服务,绿皮车的烟火气,一半藏在哐当哐当的铁轨声里,一半就藏在售货员的吆喝唠嗑里。东北大妈的幽默推销,既没强买强卖,又没扰乱秩序,反而给枯燥的旅途添了乐子,甚至无意间成了哈尔滨文旅的"野生代言人"--这样的"形象",难道不比冷冰冰的服务强百倍?

更讽刺的是,铁路系统自己都在主动蹭流量、造网红。沈阳局的"影老板"靠方言段子、实用科普吸粉百万,哈尔滨局的"铁妞工作室"拍铁路日常播放量破亿,这些官方认证的网红,靠的就是接地气、有温度的表达 。怎么官方网红能唠嗑吸粉,基层大妈唠嗑卖货就成了"有损形象"?合着流量只分"官方版"和"野生版",双标玩得比火车变道还溜。

这场闹剧暴露的,是某些传统行业管理的"刻舟求剑"。在他们眼里,"铁路形象"就得是不苟言笑、规规矩矩,仿佛员工多笑一声、多聊一句,就丢了"铁老大"的面子。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网友不爱看端着的"假正经",就爱真实鲜活的"人间烟火"。凉山慢火车上,游客围堵彝族老人拍摄被骂"镜头霸凌" ,那是没边界的骚扰;而大妈和网红的互动,是你情我愿的欢乐,怎么就成了"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