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女子吃小龙虾竟剥出多颗“珍珠”!收好这份吃货安全指南

2025-04-29 10:43  头条

最近福建一位女士在清洗小龙虾时,从虾头里剥出几颗光滑如陶瓷的"珠子",视频一上网就炸开了锅。网友们脑洞大开:"这是小龙虾产的珍珠?""商家是不是给虾喂了奇怪的东西?"甚至有人担心是寄生虫。那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陶瓷珠"视频底下最高点赞评论是"以后再也不吃虾头了"。其实大可不必恐慌,小龙虾作为鳌虾类生物,一生要经历数十次脱壳。每次脱壳前,它们会把旧壳里的钙质转移到钙石里储存,等新壳长出来后,钙石里的钙又会重新分配到新壳中。就像人类需要补钙一样,小龙虾靠这个"移动钙库"保证新壳硬得快。所以遇到带钙石的小龙虾纯属概率问题,就像有人换牙期能摇动乳牙,有人却直接长新牙。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真正该警惕的是那些看不见的隐患。比如某些商家用"洗虾粉"强酸腐蚀虾壳,让虾看起来更鲜亮,这种化学残留可比钙石可怕多了。所以与其对着钙石大惊小怪,不如把精力花在查验商家资质、观察虾体完整度这些实打实的环节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这些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老坛酸菜"的辉煌战绩历历在目。老百姓的神经被磨得越来越敏感。小龙虾作为夜宵顶流,自然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据调查,部分小龙虾养殖户为追求产量,会违规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虽然钙石和药物无关,但水质污染确实会影响小龙虾健康。作为消费者,我们没法背着检测仪去大排档,但可以记住两个原则:1. 活虾比冻虾安全,虾壳发黑、关节发白的可能是死虾;2. 清水虾比污水虾干净,养殖环境好的虾腹部透明,污水虾腹部发黑。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龙虾钙石"上热搜后,有水产专家感叹:"这知识点我们讲了十年,怎么现在才出圈?"很多人不知道,小龙虾其实是用鳃呼吸的"淡水虾",和海水龙虾不是亲戚;更不知道虾头里的"黄"其实是肝胰腺,重金属容易在此富集。

这次"小龙虾惊魂记",最终以专家科普收场,但留给我们的思考不该结束。对消费者来说,与其当惊弓之鸟,不如练就"火眼金睛":选虾看活力,清洗要彻底,烹饪必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