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携34人潜逃被拦截?当地最新回应

2025-07-29 09:10  头条

释永信去哪了,很多人在打听。26日,有关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曝带走接受调查"的消息迅速扩散。可能有人嫌事儿不大,专门做了个警情通报,落款是开封市公安局。通报中的内容相当惊爆,称释永信携34人,其中情人7人、子女21人、寺院工作人员6人,于26日11点21进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意图搭乘航班,潜逃美国洛杉矶,被有关部门拦截。很快,27日,开封警方官方账号回应称,通报是假的,请不要再传播,目前正在开展工作。

开封警方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回应,已经掌握并了解到这个情况,而且提醒媒体一句话,"您看少林寺也不是我们开封的对不对"?确实,稍微动点脑子想想,就这一句也算是常识了吧?

少林寺位于郑州登封,跟开封不是一回事。但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猛料,吃瓜的媒体和网民兴奋得不得了,哪还想到这些基本的常识点?这就是谣言能够愚民的极其危害性,是谣言为什么能够止于智者的基本原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几天同样讲到一条假的警情通报时,评论中特别讲到的一种可怜复可悲、又可恨的一种现象。

常识告诉我们的,除了登封不是开封,还告诉我们正常的警情通报,绝无可能在案发第一时间、尤其当天就罗列一堆详细数据,包括"51位情人""174个非婚生育子女"、其中多少个子女属于代孕生育、在哪些国家办了多少分寺、转移资金多少,等等。这些是法院判决文书中才有可能出现的数据,怎么可能出现在一份蓝底白字的警情通报中?但是很遗憾,很多网民相信,媒体也会将信将疑。这很悲哀。

今天的11亿2300多万网民中,大量的是没有媒体经验。哪怕是稍微有一点深度的自媒体平台经验、经历,也没有。缺乏辨识能力,缺乏经历和经验。但敢骂、敢说、敢相信。这就给一些网络造谣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流量基数,使得造谣者敢于铤而走险。但是必须意识到,做假的警情通报,表达的是娱乐至死的疯狂情绪,涉嫌的却是刑事犯罪,是属于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犯罪行为。等待编造这份假警情通报的是,他自己的名字将出现在真的警情通报中。这就叫,玩火自焚,咎于自取。荒唐不过如此。

但透过这起事件,公众对释永信到底去哪儿了,还是表现出高度关注状态。26日开始,释永信这个关键词,再次成为网络热词。真的是再次再次又再次了。上一次是去年4月29日,郑州政法官方账号通报警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成都刘某山编造的,"释正恩接过少林衣钵"的网络谣言。编造出"释永信之子""佛二代现身"等等的谣言,经部分媒体转载,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你看,仅凭一段网络谣言,部分媒体会转载,这是我们媒体人的耻辱,是媒体的悲哀。转载时,只要前面添加一句"网传"或者"网曝"就做成报道了,媒介素养令人惊诧。媒体都这样捕风捉影,没有专业素养、缺乏专业精神的自媒体就会更加无底线。

这次有关释永信网络信息,也是从"网曝"中来,经过媒体对他个人自媒体的动态观察,发现一天多时间没有更新,加上少林寺内的客堂电话处于关机状态、三位法师告知的"不清楚""等官方消息",就把释永信的去向、动向给放大了,给自媒体、谣言制造者都留下了想象和编造的空间。

很好,假的警情通报消息排除了,但是真消息在哪儿?也就是"释永信去哪儿了",这是一个热切的关注、热点的疑惑。好奇害死猫,但公众的知情权,应该得到满足。

释永信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很多次在传言和谣言中成功摆脱,人们对他这一次的去向依然感兴趣、很兴奋,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过往的争议话题、包括经营方面、财富方面、家庭关系方面,并未给出一个非常确切的信息、非常明确的结论。而这些年有关寺院不是法外之地的案例,给公共提供了很多的话题和素材。少林寺作为天下第一名刹,它的当家人,其一举一动、一家一室、一财一富,都是公众极其好奇的敏感信息。他同时作为公众人物,有义务接受公众的监督。希望官方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和关切,不让子弹飞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