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荷兰明抢更坏!英国人盯上了中国芯片工厂……

2025-10-30 13:26  头条

就在荷兰政府明抢中国安世半导体后,英国方面也盯上安世半导体工厂,难道也要效仿荷兰进行"抢劫"?就在最近,荷兰政府以所谓《商品供应法》为依据,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运营冻结,暂停其资产、知识产权及业务调整权限,并指派外籍董事掌握决定性投票权,实质剥夺了中资股东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英国也有所行动。当地时间10月26日,英国《电讯报》报道称,以英国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爵士为首的多名资深政客,呼吁英国政府"强制剥离"安世半导体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声称中国企业持有该工厂,会使英国面临多重风险。

而此前,英国政府还要求安世半导体剥离其收购的英国纽波特晶圆厂(NWF)86%股权,理由是"技术泄露风险"和"供应链安全威胁"。

看得出来,西方这次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这一系列动作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在幕后深度介入,荷兰法院公开文件证实,美方曾要求荷兰政府"替换安世半导体中国籍CEO"以换取制裁豁免。而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美国外交官曾直接游说英方重新审查中资收购案。这进一步表明,荷兰与英国的举措背后,实为美国主导的"芯片联盟"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的协同落地。

细看荷兰与英国的"强盗行动",他们强调符合国内法,如荷兰《商品供应法》、英国《国家安全与投资法》,但法律程序明显被政治化利用。例如,安世半导体在收购纽波特晶圆厂后,曾两次通过英国安全审查均未发现风险,但迫于美国压力,英方仍以追溯性审查强制撤资。这种法律工具的滥用,严重违背欧盟自身倡导的"市场经济与公平竞争"原则,暴露出西方在经贸规则上的双重标准。

欧洲声称需保障芯片供应安全,但其行动表明,正加剧供应链危机。安世半导体每年向全球汽车行业供应超千亿颗芯片,荷兰的"冻结令",已导致多家车企预警生产中断。英国纽波特晶圆厂员工协会,也公开反对政府决定,指出安世的投资挽救了大批工作岗位,强制剥离反而威胁本土产业链稳定。这种"割喉式"干预,与英方宣称的"降低依赖"目标南辕北辙。

看得出来,西方"规则性抢劫"或常态化,中国不出重拳,刹不住这股歪风。美国对华芯片遏制的策略已从单一企业制裁,如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升级为"穿透式"规则打击,如持股超50%子公司连带管制。未来西方可能进一步联合立法,将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投资纳入"系统性风险"框架,为强制剥离、技术封锁提供所谓合法性外衣。对此,我们需高度警惕。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也有三种方式去应对,其一是法律斗争,安世半导体已宣布对英国撤资令提起上诉,可联合欧洲车企、行业协会,以"损害供应链"为由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利用西方法律体系反制政治化干预。

其二,闻泰科技计划将国内产能占比提升至80%,此举可降低对欧洲基地的依赖,但需同步加强国产设备、材料配套,避免美国"长臂管辖"波及国内生产。

其三是外交反制,中方可依据《对外关系法》等工具,对参与打压的中国企业实施对等限制,例如审查荷兰光刻机企业对华出口许可,或削减英国金融、教育等优势产业的在华利益,形成威慑链条,让"强盗"付出应有代价。

但无论如何,西方"抢劫"中企,本质是全球化退潮中的霸权护持行为,若中方仅以个案应对,难以遏制模仿效应,像英国效仿荷兰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发生,所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要将具体案例上升为制度性反制,一是推动WTO改革,起诉欧美"国家安全滥用"条款,二是联合新兴经济体,共建去政治化的技术标准联盟,三是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构建美国长臂管辖无法触及的供应链闭环。唯有将"防守"转为"破局",才能扭转当前被动局面,还是那句话,如果不出重拳,刹不住这股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