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导演称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2025-09-19 09:36  头条

电影《731》导演坚持不用中国演员演日本人!疫情期跨国调演员,背后原因让人肃然起敬!

你有没有想过?

看抗日剧的时候,那些说着蹩脚中文、表情夸张的"日本军官",其实都是中国演员演的?

但最近,一部电影却因为"全部日本角色都由真正的日本演员饰演"而冲上热搜!

导演甚至放话:"绝不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作秀?还是另有深情结?

---

一、热搜第一!《731》导演这个决定,全网炸了!

近日,电影《731》导演赵林山的一段采访突然火遍全网!

他在视频中坦言:影片中所有日本角色,全部由日籍演员饰演,一个中国演员都没用!

这个"任性"的决定,可不是因为请不到人--

相反,疫情期间从日本调集大量演员来华,隔离、调度、协调档期……难度极大、成本极高!

团队曾多次劝他:"国内很多演员日语很好,妆造跟上也很像,何必大费周章?"

但赵林山坚决拒绝:"不行,必须全部是日本演员。"

为什么这么执着?

他说:"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一句话,干脆、坚决,却让人瞬间沉默。

---

二、为什么他非要"自找麻烦"?

很多网友一开始不理解:

"是不是炒作?"

"中国演员怎么就不能演了?很多剧不都这样吗?"

但导演的回答,让人动容:

"这段历史太沉重,我们必须用最真实的方式呈现。"

《731》题材特殊,涉及抗日战争时期日本731部队的罪行,是中国人心口一道深深的伤疤。

用中国演员去演日本人,哪怕演技再好,总缺了点什么--

或许是眼神里的冷漠?

或许是语气中的侵略性?

或许是那种"来自骨子里的陌生感"?

赵林山认为,只有真正的日本演员,才能准确传递出那种"他者"的残酷与真实。

"不是技术问题,是态度问题。"

他要对的,是历史,是观众,更是那些曾经的受难者。

---

三、网友力挺:这个细节,我们看到了尊重!

消息一出,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385万!

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导演的决定:

"点赞!这是对历史的尊重!"

"终于有一部戏不拿中国人糊弄中国人了!"

"那些抗日神剧好好学学!什么才叫诚意!"

"细节见真心,导演是认真做电影的人。"

也有人感慨:

"之前看某些剧,日本军官一开口就是东北味,瞬间出戏……"

"支持!真实才能打动人,尤其是这么沉重的历史。"

---

四、不止是"像不像"的问题,更是一种历史态度

为什么我们反感"中国人演日本人"?

尤其是在严肃历史题材中?

因为这不仅关乎"像不像",更关乎"真不真"。

抗日战争是一段血写的历史,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敬畏。

轻率对待,是对历史的亵渎;

认真还原,是对记忆的守护。

赵林山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历史责任感":

不敷衍、不妥协、不消费苦难。

他要做的,不是一部"爽剧",而是一部能真正刺痛人心、让人反思的作品。

---

五、疫情之下跨国调演员,到底有多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疫情期间跨国协调演员有多复杂:

· 演员来华需长时间隔离

· 档期协调难、成本大幅增加

· 沟通需通过翻译,效率极低

· 现场防疫压力大,拍摄反复中断……

但即便如此,剧组仍坚持原计划。

没有用绿幕抠图,没有用替身糊弄,每一个日本角色,都是实实在在的日本演员。

这份"自找苦吃",恰恰体现了团队的诚意。

---

六、真正的尊重历史,观众看得见!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抗日神剧:

手撕鬼子、子弹拐弯、包子雷……

离谱的剧情,轻浮的态度,让人既好笑又心寒。

历史被娱乐化,苦难被戏谑化。

而《731》导演的坚持,像一记清醒的耳光:

历史不是用来炒作的,而是用来铭记的。

不是用来娱乐的,而是用来反思的。

---

结尾一句话: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掌声,但这一份,值得!

因为尊重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