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这样,现在20%的粮食自给率和这么高的价格,还是太抽象了。
韩国粮食供应不足本来是个慢性病,但韩国政府上世纪末的一波操作,直接把本国农业送进了ICU。
80到90年代,为了入世,也为了满足日渐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韩国开放了部分国内粮食市场。
小麦、大麦、玉米、大豆以及肉类,这些韩国没法自给的东西率先放开,让澳洲、北美、巴西、阿根廷的产品进来。结果是,大量外国廉价农产品的涌入,几乎摧毁了韩国在这几项的国内供应链。生产、采购、加工、销售,本国产业链全部崩掉,剩下的企业成为了外国农产品的代理商。
▲图注:粮不缺了
地也可以不用种了
(仁川港内粮仓筒上壁画 图:壹图网)
这一下子让韩国农民觉得,日子没法过了。他们不断采取激烈的措施反对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包括震惊世界的墨西哥坎昆抗议、韩农反世贸骚乱等等。
但这些抗议最终也无法反抗市场经济无形的大手,韩国本土农业,逐渐向外国强势农产品让出市场。
▲图注:韩国农民悼念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WTO谈判期间
自杀的韩国农民李京海
(图:壹图网)
韩国本土农业的衰退,加快了另一件事情的进程,那就是韩国农村的崩溃。
旧时代朝鲜半岛是最典型的东亚模式农业,主要特点是:小生产、小家庭、自给自足,由大量有土地的小自耕农组成了一个成熟农业社会。
它甚至比中国的东亚农业生产模式特点更鲜明,因为中国太大,各地有各地的情况,给土地兼并和集中生产带来了机会。历朝历代王朝末年出现大量的无地佃农和流民,就是这套社会模式出了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