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公共关系部在7月31日的一份声明中宣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以及一名保镖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死亡。
这次袭击和今年1月哈马斯"二号人物"萨利赫·阿鲁里遇袭的情况相似。哈马斯方面随后发表声明说,这起暗杀事件系以色列所为,是"懦弱行为",哈马斯方面发誓将对袭击方进行报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也发表声明称,伊朗及抵抗力量将就此事作出严厉且大规模的回应。
截至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声称制造了这起暗杀事件。此事发生后,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的照片,额头上印着"消除"字样。有分析称,此举暗示以色列政府承认其实施了暗杀。此后不久,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将该图片删除。
事件发生后,市场对地缘冲突的担忧快速升温。现货黄金和国际油价短线快速拉升。截至发稿,WTI原油报77.41美元/桶,日涨幅达到3.56%,布伦特原油报80.5美元/桶,日涨幅近3.11%。现货黄金价格短线拉伸0.5%,报2420.48美元/盎司,为一周内新高。
谈及哈尼亚遇袭一事对中东各地区的影响,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楚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起事件将对哈马斯高层形成直接打击,也对周边"什叶派阵营"各民间武装起到威慑作用。目前,伊朗新总统刚刚宣誓就职,国内政局正处于过渡状态的谨慎时期,此次事件或许也将分化伊朗高层对以色列的态度。
在她看来,如果伊朗真的"动手",以色列可能会以"受到安全威胁"为说辞,从美国那里进一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武器装备援助,中东的紧张局势将会进一步升级。
继"二号人物"之后,
哈马斯"一号人物"又遇袭身亡
伊斯梅尔·哈尼亚(中)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据央视新闻,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称,哈尼亚遇袭发生在当地时间31日凌晨2时左右。他住在德黑兰北部的一处退伍军人住所内,被来自"空中的物体"击中致死。该报道并未指出以上细节源自何处。据中国新闻周刊,伊朗国家电视台的报道提到,有知情人士称哈尼亚是"直接被导弹击中"。
据悉,哈尼亚长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活动。哈尼亚此次前往德黑兰是为出席30日下午举行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誓就职仪式。他和陪同他出席伊朗新总统就职典礼的哈马斯代表团,住在德黑兰北部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宾馆。伊斯兰圣战组织领导人纳卡莱及其随从住在大楼的另一层。
这次袭击和今年1月2日哈马斯"二号人物"、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遇袭的情况相似。当时,哈马斯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办事处遭遇无人机袭击,阿鲁里被炸身亡。
哈马斯方面31日发表声明说,这起暗杀事件系以色列所为,是"懦弱行为",哈马斯方面发誓将对袭击方进行报复。然而,截至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声称制造了这起暗杀事件。伊朗、巴勒斯坦也将矛头指向了以色列。
据新华社,对于以色列情报机构在海外的刺杀活动,以色列政府通常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但据央视新闻,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同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的照片,额头上印着"消除"字样。有分析称,此举暗示以色列政府承认其实施了暗杀。该国文化遗产部长埃利耶胡也在社交媒体上间接回应道:"没有哈尼亚的世界'更美好'。"但此后不久,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将该图片删除。
而哈马斯"一号人物"之死将给中东各地区带来什么影响呢?
张楚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该起事件将震慑哈马斯,对哈马斯高层形成直接打击,也对周边"什叶派阵营"各民间武装起到了威慑作用。而且,这还将巩固以色列"中东小霸王"的对外形象。当天出席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誓就职仪式的还有很多与伊朗关系较好的国家和组织派出的高官代表,因而也会对其他反以组织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据新华社,以色列长期侵占巴勒斯坦领土并封锁加沙地带。哈马斯去年10月7日自加沙地带袭击以色列南部,造成将近1200人死亡。以色列随后在加沙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迄今造成超过3.93万巴勒斯坦人死亡。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和卡桑旅领导人穆罕默德·戴夫被以色列视为这次袭击的主谋。
另外,张楚楚对记者进一步表示,由于伊朗总统刚刚宣誓就职,国内政局正处于过渡状态的谨慎时期,此次事件在伊朗政坛引起轰动,或分化伊朗高层对以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