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5 日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均价正快速向 15 元 / 公斤关口冲刺,多地报价呈现 "跳涨" 态势!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散户猪场出栏价普遍上涨 0.3-0.5 元 / 公斤,山东、河南部分屠宰企业甚至加价抢猪。不过要提醒大家:这波涨势看似凶猛,背后却藏着三大隐忧!
猪价上涨 "三驾马车" 马力十足
1. 二次育肥疯狂截流猪源养殖户集体上演 "养猪 plus"
不少人盯上 300-400 斤的 "标猪",直接买回来养到 500 斤以上再出栏,东北二育入场量环比激增 15%!黑龙江、吉林多地猪圈里 "储备猪" 比例超过 30%,市场适重猪源瞬间紧俏,屠宰场收猪车空驶率飙升至 25%,只能靠加价抢猪维持开工。
2. 屠企被动提价收猪
山东某屠宰厂负责人透露:"现在养殖户一看价格涨了,普遍压栏 3-5 天,每天每头猪多吃 5 块钱饲料,就是等着涨价!" 为避免停工,屠企不得不将收购价提高 0.2-0.3 元 / 公斤,华北地区标猪收购价已突破 7.5 元 / 斤,部分企业白条肉出厂价一夜上涨 1000 元 / 吨。
3. 政策托底注入强心针
国家连续 3 周启动冻猪肉收储,3 月累计收储 2.27 万吨,相当于全国日消费量的 1.5 倍!政策 "稳价信号弹" 让养殖户信心爆棚,河南、河北等地压栏比例超过 40%,甚至有规模场公开表示 "看不到 8 元 / 斤不出栏"。
三大风险预警!这波涨势能撑多久?
1.出栏洪峰即将来袭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4 月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 3.25%,大型养殖集团为完成月度计划,正悄悄加快出栏节奏。某上市猪企内部人士透露:"我们 4 月出栏量比计划增加 5%,就是怕月底价格回落砸手里。" 预计 4 月下旬市场供应将增加 10%-15%,供需天平正在倾斜。
2.消费淡季成最大拦路虎
走进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肉摊位前冷冷清清,经销商坦言:"现在一天就卖半头猪,销量比春节前跌了 60%!" 全国屠宰企业白条鲜销率降至 68% 的历史低位,终端市场更倾向选择鸡鸭鱼等低价替代品,没有消费支撑的涨价犹如 "空中楼阁"。
3.二育户面临 "高价接盘" 风险
目前二次育肥入场成本已高达 8 元 / 斤,相当于每头猪要涨到 11 元 / 斤才能保本。一旦价格停止上涨,这些 "赌市" 的养殖户很可能集中抛售,2023 年猪价暴跌前的 "集中出栏潮" 或将重演。业内测算:若 5 月均价低于 7.8 元 / 斤,超 60% 的二育户将面临亏损。
后市怎么走?业内给出明确判断
"4 月下旬猪价或维持震荡偏强,但 5 月大概率承压回落。" 农业农村部生猪预警专家指出,随着二次育肥猪逐步出栏、集团场放量,叠加消费端难有起色,猪价上涨动力将持续减弱。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消费者也不用着急囤肉,短期供应充足,价格难有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