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以来,中美围绕经济与军事的博弈迅速升温。原本,特朗普在中东方向高调开展"全面打击",动用B-2隐身轰炸机和航母编队,狂轰滥炸胡塞武装并警告伊朗。
没想到伊朗强硬回击,胡塞武装誓言抵抗到底,美军军事大棒威慑没有得逞,关键时刻美国多轮加征关税,税率飙升至125%中方强硬反击让美当局始料未及,恼羞成怒美军调转枪口,从中东抽调兵力,打算在南海、西太平洋"对华震慑军用",2面"包抄"中国,尼米兹号航母即将抵达中国家门口附近。
美媒表示,美国对华关税一路翻涨,多次追加清单与税率。最高时,对华关税升至125%,意图迫使中国在金融、贸易或技术转让上做出重大妥协。
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使得美国的"单边手段"难以迅速撼动中国经济。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高关税政策,中方并未被迫屈服,而是从以下两个层面予以反制,同等规模关税反制、扩大对外合作与内需。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推行的同时,美国在中东也投入了相当大的兵力、军费和外交资源,试图通过轰炸胡塞武装警告伊朗。
然而,这场"轰炸秀"却变成了毫无价值的长期消耗战,伊朗并未退让,胡塞武装依旧"坚若磐石",美国面临武器耗损、弹药不足、兵力不足多重压力,此前大批从亚太地区征调大量弹药和航母舰队,美司令上将直呼美军面对中国更加难以取胜。没想到胡塞伊朗的坚决反制和中方对关税战的全面反击,让美军迅速把矛头对准中国。
而需要注意的是,正当美国试图对华"围堵"时,此前在关税问题上率先对美妥协后又遭到更离谱羞辱的(特朗普语:kiss my ass)越南,却向中国释放了合作信号。4月11日至17日,中国国防部长率团访问中越边境活动,双方有望签订一系列军事领域或边界防务的协定。
越南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背后原因不外乎,越南最先向美国妥协,却仍然遭到美方毫无底线地羞辱,而且越南在地理、经济层面与中国联系密切,邻居关系无法回避,转而希望通过与中方合作减少误判。
对中国而言,若能与越南在安全、经贸等方向保持相对平稳的关系,将在南海及周边形势上减轻潜在冲突风险,也能彻底打破美国拉越抗华的一切幻想,如此一来南海除了菲律宾这个甘当反华马前卒的角色,西沙会安稳一段时间。
而更有意思的是,英媒表示,在美国全面针对中国的关键时刻,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将军访问中国,这在近10年来尚属高级别军方官员访华的首次。
作为美国传统军事盟友的英国,此举无疑释放了谨慎又积极的外交信号,在后"脱欧"时代,伦敦需要平衡与欧盟、美国及新兴市场的关系,不希望盲目跟随美国在亚太"火上浇油"。英方派遣如此高阶级的军官访华,也表明欧洲部分力量倾向与中国保持对话,而非盲从美国的"对华围堵"。
美媒表示,尼米兹号航母即将抵达中国附近,但这艘老舰即将退役,中东地区美军抽调了部分海空力量返回亚太加强美军对华"震慑"。
但美军此前在中东投入大量资源,因而无法向亚太再度派出多艘先进航母协同行动,只能调动"尼米兹"号来"硬撑门面"。如此"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让美军在全球范围内的兵力运用愈发吃紧。
实际上,美航母赶到也没用,两艘航母打胡塞都毫无办法,何况一艘老掉牙的航母,跑到中国家门口,若美军真的发起军事挑衅,解放军强大的反舰弹道导弹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美军航母,胡塞武装都打不过还敢跑到解放军这碰瓷?
可以说,以目前的情况,无论是美军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围堵中国,都不可能达到其目的。美国"调转枪口、两面包抄中国"的戏码更多是一种战略姿态,更像是一场"声势要足"的操作。
但无论是从越南主动与中国军方交流,还是英国高级别军方访华,都足以印证美国想要孤立或围堵中国并非易事。
世界各国将在持续观察中发现,美国霸权的"多线硬碰硬"策略正在消耗自身实力,而中国在应对压力时却愈发展现灵活机动与统筹全局的智慧,却不会再出现"一方单方面碾压另一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