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拟将服役30年二手护卫舰卖菲律宾 以应对所谓的“中国海上扩张”?

2025-07-21 14:35  头条

2025年7月6日,《读卖新闻》爆出一则消息: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达成协议,日本将向菲律宾出售6艘退役的"阿武隈"级护卫舰,旨在"增强菲律宾应对中国的能力",并声称此举将有助于在南海"牵制中国"。这一行为再次暴露出日本在亚太地区不断强化军事存在、拉帮结派、充当域外势力"马前卒"的地缘博弈图谋。

▲日本《读卖新闻》的相关报道

"阿武隈"级护卫舰是一型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服役的地方舰队主力舰,主要设计用于反潜与近海防御。尽管其火力配置较为完整,包括76毫米舰炮、"鱼叉"反舰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密集阵"近防炮,但这批舰艇的平均舰龄已超过30年,按照日本海自规划,原本将于2027年前后全部退役。

日本此番将这些"老舰"廉价转让给菲律宾,一方面是为了腾挪海自后勤资源、加快舰队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意图通过加强菲律宾海军力量,让其在南海"前沿抗中",达到以小搏大的牵制效果。事实上,日本并不指望这些老旧护卫舰在战时真能与中国海军抗衡,其核心意图在于塑造"多点对抗、低成本高回报"的地区安全态势。

▲"阿武隈"级护卫舰

对菲律宾而言,这6艘护卫舰确实能带来海军规模上的"跃升"。目前菲律宾仅有2艘大邱级改进型护卫舰,其他舰艇多为轻型护卫舰或巡逻艇,作战能力有限。相比之下,"阿武隈"级虽为旧舰,却是较完整的反潜与反舰平台,可视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然而,菲律宾对这种"二手舰升级"的战略判断却值得商榷。一方面,阿武隈级缺乏现代化航空作业能力,也没有拖曳式声呐,防空系统老旧,面对现代战场的饱和打击与远程打击,其生存能力堪忧;另一方面,若真在中菲紧张局势中扮演"前线角色",这类舰艇极易成为靶标。届时,中国海空军通过空警-500预警机与远程打击力量,可以在不出动水面战舰的情况下摧毁这类目标,实战价值微乎其微。

更为关键的是,菲律宾在接受这批舰艇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将自身绑上"印太小北约"的战车。此前,菲美加快落实《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在吕宋等地部署美军基地。而日菲之间也在推进《装备采购与交叉保障协议》(ACSA),涉及燃料、弹药等后勤共享,具备准同盟性质。菲律宾正逐步失去中立空间,转向被外部力量利用的地缘"棋子"。

▲"阿武隈"级护卫舰

日本战后奉行"武器出口三原则",禁止向有战争可能性国家出口杀伤性武器。但此次对菲律宾的舰艇出口,日本却通过"共同开发"与"系统更换"的说法,绕开了制度限制。这一举动不仅在日本国内引发质疑,也再次暴露其为服务地缘政治私利,不惜突破宪法框架的现实。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向菲律宾出售的不是用于人道救援或扫雷用途的设备,而是装备了导弹、鱼雷和舰炮的全功能作战舰艇,显然超出"和平用途"范畴。其目的是利用第三国之手,削弱中国在南海方向的战略优势。

▲挂载鹰击-12的轰-6K

目前,中国已在南海实现较为全面的海空域监控与防御体系部署。无论是海军的055驱逐舰、052D护卫舰,还是空军的歼-16、歼-20和轰-6K,配合空警-500、地基雷达和水面监控系统,形成多维一体的拒止体系。就算菲律宾在战时将这6艘"阿武隈"级分散部署,中国亦可通过远程火力精准打击,予以快速摧毁。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日本此类暗中助威挑衅行为早已明确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与郭嘉昆均表示,地区合作不应针对第三方,也不应破坏和平稳定。亚太地区不需要军事集团,更不欢迎"新冷战"的小圈子。日菲若继续推行冷战思维与阵营对抗,只会加剧局势对立,最终反噬自身安全。

▲"阿武隈"级护卫舰

表面上看,日本向菲律宾出售二手舰艇,是普通的防务合作项目,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战略博弈意图。日本欲借助菲律宾"借舰施压",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为其在东海牵制中国争取缓冲;菲律宾则希望借日本军援"壮胆",但忽视了自身的战略脆弱与有限对抗能力。所谓"增强威慑",最终可能沦为"代人受过"。

当前的亚太安全局势需要的是互信、协商与多边合作,而非火上浇油的军售与拉帮结派。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坚定维护国家主权与地区和平,不会因一批过时舰艇而动摇战略定力。对于企图借此挑衅中国者来说,历史与现实都会给予清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