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网红爆料释永信,住少林寺3天1万,小姐妹们抢着跑释永信房间

2025-08-01 13:15  头条

30年争议路:释永信和他的"商业"少林寺

1981年,16岁的刘应成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出家。那时的少林寺破败冷清,只有几个僧人守着空荡的庙宇。第二年,电影《少林寺》火爆全国,一毛钱的票价卖出1.6亿票房,这座千年古刹突然成了"功夫圣地"。释永信抓住机会,1986年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院,次年组建少林寺武僧团,带着功夫表演全球巡演,靠演出费赚到第一桶金。

1990年代,释永信开始给少林寺"注册商标"。从"少林功夫"到"少林禅茶",甚至"东少林""西少林"等名字都被他注册一空,总计700多个商标。1998年,他干了一件轰动佛教界的事--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寺庙直接运营的公司。有人说:"和尚不该做生意!"释永信回得干脆:"和尚也要吃饭。"

少林寺的商业版图越扩越大。2008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公司,自己先持股80%,后转给师弟释永福。这家公司成了少林寺生意的"大脑":开淘宝店卖佛具,和游戏公司合作开发"少林IP"手游,下属药局卖活络膏、灵芝茶,2019年销售额破8000万。游客也成了"财源"--2019年少林寺游客420万人次,门票加周边人均消费300元,一年收入超12亿。

但争议一直没停过。2009年,传言少林寺要上市,释永信赶紧澄清"永不上市"。寺内高价香火最贵卖到10万元,景区商铺租金百万起,开光饰品价格虚高,2012年还被勒令整改。2022年,少林寺花4.52亿拍下郑州商业地块,"和尚搞房地产"的话题直接炸锅。

更猛的爆料在2025年7月来了。一名女子在网上说,自己花1万元参加少林寺"三天修行",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诵经,却看到同行的女性争着往释永信房间跑。她们进房参加"皈依仪式",随后被拉进"发财宝库"微信群,群里全是谈生意、拉资源的"非富即贵"人士。有人透露,武僧团海外演出单场报价50万美元,但钱款流向成谜。

7月27日,官方通报坐实传言:释永信因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育有私生子、挪用资金被调查。中国佛教协会直接注销他的戒牒,痛批他"性质十分恶劣"。少林寺连夜换上新方丈印乐法师,这位曾在洛阳白马寺推行财务公开、用香火钱建孤儿院的"清官高僧",一上任就被爆出开百万路虎车,争议依旧没完。

其实国家早有规定:2017年,宗教局等12部门联合发文,严禁商业资本介入寺庙,禁止上市、分红、承包经营。2023年新规更明确叫停"香火排行榜""功德返利"。可政策落地总慢半拍--寺庙用公司壳子绕过监管,灰色收入难追查,香火钱怎么花全凭"自觉"。

如今的少林寺山门前,游客依旧挤着拍照。有人骂它"丢了佛门清净",也有人觉得靠商业养活文化没毛病。但大家都盼着一件事:生意归生意,信仰的底线总不能变成提款机。

举报

评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