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一周年在即,赖清德主动提出"统一条件",谋"独"意味昭然若揭。对此,国台办送出10个字。那么,赖清德此举究竟有何用意?大陆又对此作出了怎样的表态?
去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自己的就职演讲上,大谈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导致此后近一年时间里,岛内"台独"势力日益猖獗,两岸关系也陷入到了高度紧张之中。如今,赖清德即将任满一年,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意度已激增至55%。
然而,这位"台独金孙"不仅没有悬崖勒马的打算,反而在"5.20"到来前的最后关头,抛出了所谓"统一条件论"。据台媒报道,赖清德是在5月17日播出的一档采访节目中提出这一观点的。他宣称,两岸关系就像"大公司并购小公司"--身为"大公司"的中国大陆需要重新思考对台战略,在所谓的"对等"的前提下,与台湾这个"小公司"展开谈判。
有分析认为,赖清德这番发言,看似接受两岸统一,甚至接受以沟通对话的方式,和平缓和两岸关系,但细看之下就能发现,赖清德仍然是那个带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谋"独"挑衅者。首先,将两岸统一进程类比为"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并购,相当于预设了所谓"两岸互不隶属"这一大前提,是对"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公然挑衅。
其次,是将大陆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的稳步增长,解读为"瞄准"美国,将两岸统一进程解读为大陆改变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的一步。有分析指出,赖清德这番话无异于公然炒作所谓的"中国威胁",并将台湾问题上升到国际高度,进而为域外势力插手台海事务制造借口。
最后,是一边承认大陆从未放弃"武统"选项,一边指责大陆没给两岸统一"提明确条件"。有分析称,赖清德这番表态,既是在为武装台军,军事对抗大陆寻找借口,也是在将台海局势升温的责任推到大陆头上。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导致两岸关系高度紧张的根源,其实是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挑衅一中原则,而大陆采取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出于打击"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考虑。
总的来说,赖清德在就职一周年前夕抛出的这些"统一条件",其实跟他过去一年发表的谋"独"言论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只是叙述方式更隐晦。而他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点发表上述言论,很可能是出于稳定岛内形势、维稳两岸关系的考虑。
要知道,去年5月23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利剑-2024A"的演训,对"台独"分裂势力的谋"独"行径进行了有力惩戒。如今"5.20"周年将近,赖清德大概也在担心大陆方面再次出手打"独"。
只不过,主动提出"统一条件"这一招,并不能迷惑大陆,也不能改变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事实上,在赖清德发表上述言论的同一天,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就用十个字"预言"了赖清德的结局,那就是"台独"翻不了天,成不了事。
陈斌华强调,"台独"是对台海和平稳定最大的现实威胁,也是激发两岸民众对立对抗的一个祸根乱源。大陆完全有能力稳控台海形势,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