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太司令部前司令约翰·阿基利诺曾放出狠话,说如果台海真打起来,中国人民会面临"毁灭性打击",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他当时提到三点:第一,台海要是开战,没啥"速战速决"这回事儿,意思是仗会打得又臭又长。第二,战争会对人民造成"毁灭性打击",包括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第三,美军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而且要确保能赢。他还拿俄乌战争举例子,说希望中国领导人能从中吸取教训,别轻易动武
约翰·阿基利诺这话真够劲,仿佛航母骑脸,胜负已定。
但响亮的巴掌,不一定打得疼。面对台海的地理特点和中方现有的军事部署,一旦开战,战争的巨大代价,可能超出任何一方的承受范围。他这到底是实力的怒吼,还是心虚的叫嚷?台海这片风浪里,美国的"印太之牙",真能咬碎一切吗?
先看硬实力,毕竟打仗不是靠嘴皮子,而是看谁的拳头硬。阿基利诺说要给中国"毁灭性打击",那得看看美国的家底和中国能扛多少。摊开看数据,美国军队确实是头巨兽。军费是中国的几倍,航母十几艘,战机上万架。这身板,往那一站就让人心里发怵。
但战争不是比谁的块头大。战场挪到台海,游戏规则就全变了。这里离中国大陆只有一百多公里,飞机抬脚就到,导弹摁下发射钮就覆盖。这是在家门口打仗,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域都了如指掌。
美军呢?得从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对岸赶过来,补给线长得能绕地球。那些部署在日本、关岛的前沿基地,过去是插在中国身边的刀,现在更像是放在中国火力点下的人质。
一旦开战,这些"不沉的航母"自己都可能先挨一轮饱和攻击,瞬间瘫痪。基地没了,飞机舰船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纸面上的强大,被地理劣势这么一稀释,还剩几分真本事?
美国习惯了用技术优势碾压对手,但在台海,这套不管用了。中国早就准备好了一把"反手剑",专治各种不服。
这就是"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说白了,就是你别过来,过来了也别想动手。那些被西方媒体吹上天的"航母杀手",比如东风-21D、东风-26,可不是摆设。它们能覆盖美军航母的活动区域,让这海上巨无霸不敢轻易靠近。
每一次向前挺进,都得掂量掂量会不会变成一堆昂贵的海底废铁。这已经不是威慑,而是悬在美国航母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导弹,中国的防空网也越织越密,歼-20这样的隐形战机,055型万吨大驱,都在高速列装。这不是几十年前"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了,中国军队的体系作战能力,正让对手感到陌生和不安。
更关键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意志。别忘了朝鲜战争,装备差距比现在大得多,志愿军硬是把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了回去。麦克阿瑟叫嚣着要用原子弹,最后呢?被自己的总统解了职。
为什么?因为美国高层心里明白,跟一个一无所有却敢拼命的民族开战,赢了也是输。今天的中国,比当年强大百倍,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只会更坚定,不可能妥协。
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嘴上再硬,私下里用计算机推演战局时,得出的数字恐怕会让他们冷汗直流。美国智库推演过,一旦开战,美军会在几周内损失两艘航母、数十艘军舰、数百架战机和数千名士兵。这个伤亡,比过去几十年任何一场战争都惨重。
而中国呢?沿海的经济中心城市可能陷入火海,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毁于一旦。台湾岛更是直接沦为战场,一片焦土。
这还只是军事账。经济账更可怕。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产业链、供应链深度捆绑。真打起来,不亚于往全球经济的心脏里插一刀。全球股市崩盘,能源运输中断,无数公司倒闭,亿万人失业。
那些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美国企业,那些习惯了中国廉价商品的美国消费者,能承受得起这种级别的反噬吗?这是一套"七伤拳",伤人之前,先伤自己。这笔血色的账单,谁都算不起。
那么,阿基利诺这类鹰派人物,为什么还要把话说得那么满?
很简单,这是军方的"生意经"。每当渲染出一个强大的外部威胁,国会山的老爷们就更容易批下来更多的军费。将军们对着太平洋喊话,其实是隔空向国会要钱:威胁就在眼前,赶紧打钱,换装备!
这也是在给亚太地区的盟友们打气。美国在印太拉帮结派,总得拿出点"大哥"的样子。强硬的姿态,是安抚日韩、澳大利亚这些小兄弟的定心丸,告诉他们跟着我混有肉吃。
但这些盟友心里也打着小算盘。真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谁愿意当第一个被牺牲的炮灰?欧洲自顾不暇,日韩离得太近,真打起来自己家也得跟着遭殃。指望他们为美国火中取栗,恐怕是一厢情愿。
说到底,这更像一场极限施压的心理游戏,不断试探中国的底线。但他们似乎忘了,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根本没有模糊空间,红线清晰得不能再清晰。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朝鲜战场到1958年的金门炮战,美国从来只敢在实力绝对占优时耀武扬威。一旦遇到真正敢于亮剑的硬骨头,叫嚣的声音往往会迅速弱下去。
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和平是我们最想要的,但如果有人非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十几亿人也不会有半分退缩。
"毁灭性打击"?这种话,听听就好。真要赌上国运来一场?恐怕华盛顿的政客们,比谁都清楚这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