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到现在,乌克兰仍寄希望于美西方,泽连斯基最近表示,乌克兰已经和欧美盟友达成关键协议,计划将乌克兰无人机年产量提升到数十万架的规模。
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若实现,意味着乌军每月可获得数万架无人机补充,但问题是,要实现这个目标,乌克兰会面临原材料供应,技术工人培训等多重挑战。
俄罗斯会给乌克兰这个机会吗?说不定乌克兰的无人机产能还没达标,就又丢失一洲。
北约情报评估,俄军目前月均损失无人机约2500架,却仍保持每月3000架的生产能力。这是乌克兰完全没法比的。
美国通过卫星图像得知,这半年来,俄军日均推进距离达到1.5公里,在苏梅州前线,俄军又拿下了达奇涅村的定居点及别萨洛夫卡地区。
在看看乌克兰,被俄军打的连前线的防御工事都无法修补。最近,媒体爆料出,乌克兰去年刚投入9.3亿欧元修建3000个防御点,但这些防御点,全都是豆腐渣工程。
在哈尔科夫州某处战略要地,本该呈锯齿状分布的"龙牙"反坦克障碍物竟出现200米间隔的致命空缺,苏梅方向的某些战壕因选址不当,暴雨后积水深达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