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对抗到体系博弈:歼-20S重塑空战新范式(2)

2025-09-19 13:38  央视网

换装新型隐身涂层的歼-20S

歼-20S的高机动性与超长航程源于"动力-气动-结构"的高度融合。涡扇-15发动机能提供不低于18吨的军用推力,其二元矢量喷管结合飞控系统实现直接力控制,支持战机在失速迎角下完成"J-Turn"等超机动动作。气动布局进一步优化,升阻特性大幅提升,机体对总升力的贡献达到40%,能显著降低对机翼的依赖,保障双座构型下仍维持顶尖的制空性能。

双座设计是歼-20S最核心、最具革命性的特征,使战斗机从一个优秀的"战斗平台"升级为一个强大的"空中作战指挥中枢",从而实现"有人-无人"作战协同。在高速高强度的五代机空战中,不可能要求单座飞行员在操控隐身战机的同时做出完美战术决策,这已经超出了人类个体的认知极限。而双座设计实现了"驾驶"与"战斗"的分离,前座飞行员专注于飞行安全与战术机动,后座任务系统官专职负责传感器调度、武器控制及战场协同,特别是指挥控制无人机编队,能显著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执行电子战、联合打击等任务的效能。此外,歼-20S还可作为小型预警节点或电子战中心,协同歼-20、歼-16等多型战机及055型驱逐舰等跨域作战单元,实现高效联合攻防,成为网络化作战体系中的关键节点。

歼-20S的双座布局不仅在结构上成功化解了隐身与重量间的矛盾,更通过功能重构实现作战效能的有效倍增,标志着战斗机设计由追求单一平台极限性能,转向构建以五代机为核心、支持分布式作战的新型航空作战体系。因此,歼-20S不仅是一架新式歼击机,更是一类飞行于高空、具备隐身与超音速机动能力的"战术战斗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