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高了有利也有弊,好处是订单多了,弊端是加入的新人多了,有的人其实经验不多,口碑会受影响。"他说,最初和自己一起陪爬的不少人都已经不干了,自己以后应该也不会长期干这个。"膝盖受不了。"
陈无敌表示,好多人可能受到"年入三十万"等传闻影响,觉得赚钱很容易,但其实并不轻松。
落雾同样不建议新人盲目加入。在他看来,现在"泰山陪爬"已经有点饱和了,新入行没那么容易,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话,很难拉到足够客源。"以后我也会考虑转型,当下先挣点生活费。"
陪爬员陈无敌(右)与选择陪爬的游客在山顶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存在即合理,还是昙花一现?
专家: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陪爬行业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全国名导工作室负责人李德煜看来,随着旅游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催生细分的行业岗位和业务领域是一个必然。他举例,就比如导游行业,有人专做出入境,有人专做深度讲解,这都是具体的行业细分。
与传统导游相比,陪爬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充分的情绪价值。李德煜表示,从导游的职业特性来看,以往更多强调知识输出,比如作为核心技能的讲解服务。但是当下,游客能够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提供情绪价值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据了解,当前的"陪爬"服务大多依靠个体经营,借助社交平台流量吸引消费者。在具体过程中,主要依赖消费者和服务者相互信任和自觉,这也容易导致各种问题。比如恶意诈骗、意外人身伤害等等。
此前,泰安市泰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旅游报采访时表示,泰山景区正在考虑规范"泰山陪爬"服务。
"与导游这一职业有法可依不同,目前陪爬行业服务者和消费者的义务边界并不清晰。"在李德煜看来,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赛道,目标人群比较有限。此外,从管理层面而言,当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陪"的边界不好界定,容易滋生不规范的地方。
"有需求肯定会有市场。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觉得陪爬行业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要真正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德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