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在社会上掀起波澜。12名被告人,从手办工厂老板到普通文员,因制售黄色手办,被判决犯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刑期跨度从四年九个月到判一缓一 。这起案件不仅是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严肃惩处,更如同一记警钟,为新兴的手办行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敲响了规范发展的强音 。
据一审判决书显示,主犯许某为追逐利益,在广东东莞经营着塑胶制品公司与工厂,还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组织员工大肆制作、销售手办类淫秽制品。其下游经销商孟某,同样深陷其中。2023年12月7日,警方在许某的两处仓库内查扣3万余件手办,经鉴定,这些均为淫秽物品。而案涉网店从2022年起,就已售出2万余件此类手办,销售金额高达200余万元 。同一天,警方在孟某租用的仓库内,也查获3700余件待售的涉案手办 。
法院经审理查明,截至案发,孟某等人制作涉案淫秽手办8000件,对外销售5000余件,另外还销售许某等人制作的淫秽物品300余件 。今年4月9日,宝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12名被告人均构成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其中,许某、孟某作为主犯,分别被判刑四年九个月、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工厂经理被判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其余9名从犯,包括仓库主管、工程师、制作人员、文员、淘宝店运营等,被判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工厂质检员刑罚最轻,判一缓一 。目前,12名被告人均已放弃上诉,判决生效 。
在这起案件中,一款争议较大的手办备受关注。该手办呈现女性跪地形象,身着可脱卸式内衣裤,背后有翅膀,胸部和关节部位做了色素沉淀,下体简化成一条线 。尽管它有版权登记证,却依然被认定为淫秽物品。法院判定依据不仅有公安机关的鉴定结论,还有两名证人的行为--两名购买手办时未满18岁的证人,因觉得手办有色情内容,一个用胶带遮挡敏感部位,一个将其藏在床底 。
此案件一经宣判,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一方面,许多人对判决表示支持,认为法律就应该对这类制售淫秽物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尤其是考虑到黄色手办很大一部分流向未成年人,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性意识开始萌芽,但缺乏判断力,长期接触软色情内容,极易导致性认知扭曲,甚至诱发性犯罪 。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疑问。部分从业者觉得,手办行业作为新兴产业,既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也缺少行政监管,此时直接动用刑事司法介入,是否存在越位之嫌?还有人认为,对手办工厂文员和网店运营等普通从业者也进行刑事处罚,量刑过重 。
但多名法学专家指出,这份判决意义重大 。在当前手办行业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刑法介入是对行政监管盲区的必要补充,并非越位 。它从司法层面明确了涉案手办属于"淫秽物品",为行业划定了合法与违法的清晰界限 。而且,对主犯处以实刑,对从犯适用缓刑,既彰显了对规模化淫秽物品产业链的零容忍态度,又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未突破刑法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的原则 。
这起案件也为整个手办行业乃至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盛行,手办等动漫角色周边产品市场日益火爆 。但个别商家为追求利益,模糊"二次元"与"软色情"的边界,将大量黄色手办推向市场 。此次判决明确传递出信号:文化创意不能突破公序良俗,更不能以"艺术创作""亚文化""二次元"等名义,突破未成年人保护的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