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高估了中国,认为买了大量伊朗石油,并提出不切实际的请求

2025-07-06 10:35  头条

环球网报道,也门胡塞武装宣布使用"巴勒斯坦2"号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机场,宣称这是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的支持。

作为报复,以色列随即对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发电厂等目标发动空袭。然而,胡塞武装的军事能力并未被彻底削弱,其导弹工厂仍在运转,持续威胁红海航道和以色列本土。

就在中东战火升级之际,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白乐潍突然大言不惭的向中国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求中方利用对伊朗的影响力约束其行为。声称:"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影响伊朗的国家,如果中国不购买伊朗的石油,伊朗就会崩溃。"

在明知中国是中立立场的情况下,她的这番话是何其"阴险",直接将伊朗核问题、中东冲突的责任跟中国挂上了钩,甚至有意将中国塑造为"伊朗背后的支持者"。

展开来说,白乐潍要求中国"管一管伊朗"言论背后,暗藏3个算计:

其一是将中伊正常能源贸易污名化为"资助伊朗军事扩张"。其二是暗示中国若不配合,就等于纵容伊朗"破坏中东稳定"。其三就是为未来可能的对伊制裁或军事行动制造舆论铺垫。这套话术与西方炒作"中国支持俄罗斯"如出一辙,本质就是将经济合作政治化,逼迫中国选边站队。

对于以色列总领事泼的"这盆脏水",外交部明确表示"中东冲突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言外之意就是警告以方,公道自在人心,不是他们张嘴胡说就能改变的。

同时,在此之前中方就已经明确表示,能源合作基于国家利益,不受第三方干涉。至于伊核问题,中方始终坚持对话解决,反对任何国家将自身安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

其实只要稍微多想想就能知道以方的这番话有多离谱,一方面,中国与伊朗的贸易规模远未达到能左右伊朗经济的程度。去年中伊双边贸易额仅为133.72亿美元,在中国原油进口前十来源国中,伊朗甚至未上榜。

所以说,以色列总领事所谓"断油即崩溃"纯属夸大其词。

另一方面,中国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反对单边制裁和武力威胁。以色列要求中国施压伊朗,与其说是在寻求合作,不如说是在试探中国的立场底线。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一边要求中国"约束伊朗",一边却持续轰炸加沙、袭击邻国,甚至被曝出利用人道主义援助点屠杀平民。

在近日的安理会公开会上,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直接列出以色列三大罪状:将人道主义通道变成杀戮战场肆意袭击平民、封锁加沙制造饥荒、以色列政府纵容定居者暴力、蚕食巴勒斯坦领土,中方强调必须严肃彻查追责。

以军士兵自曝,他们在加沙的物资分发点长期系统性射杀手无寸铁的平民,使用的不是驱散人群的催泪弹,而是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等致命武器。当救援渠道变成屠杀现场,所谓"人道主义"不过是掩盖暴行的遮羞布,而以军的种种暴行,连美国都难以洗白。

尽管以方事后声称"已吸取教训",但其行为毫无悔改迹象。自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3.7万人死亡,200万人面临饥荒。联合国多次警告这是"人道主义危机",但以色列仍阻挠国际调查,甚至袭击援助车队。

在安理会,中国连续三次发声谴责以军暴行,直指其违反国际法核心原则。傅聪的发言不仅揭露了以军的3大罪行,更将矛头指向"某大国"的双标,美国一边指责胡塞武装"威胁红海航行自由",一边默许以色列封锁加沙、屠杀平民。这种选择性"正义"正是中东乱局难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中方此次的严词谴责,就是在警告美以两国,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已突破文明社会底线,接下来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施压将进入新阶段,而中国不会坐视人道主义危机恶化。

以色列敢对中国颐指气使,根源在于美国的纵容。但当以色列发现他的军事优势无法转化为政治胜利时,就该意识到,即便炸平也门港口胡塞武装仍能生产导弹;即便封锁加沙,哈马斯仍未屈服,美国的撑腰并不能让他无所不能。

中东局势的出路不在于逼迫大国选边,而在于停止双标、尊重国际法。若以色列继续将自身安全凌驾于地区稳定之上,甚至试图绑架中国卷入其地缘博弈,最终只会得到更严厉的国际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