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
虽然这一访问行程,此前早就在中欧协商议程之内。
但由于冯德莱恩此前对中国的无端抹黑,以及狠话,导致外界也有声音担心,中欧对话能不能如期举行等等。
但现如今,中方公布的这一消息,则释放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信号。
因为无论欧洲政客如何对中国放狠话,都改变不了他们有求于中国以及需要中国的现实。
比如冯德莱恩嘴上喊得再凶,但还不是需要来到中国,跟中方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虽然从现实情况来看,冯德莱恩的话并不可信,哪怕她来到了中国,或许也难指望她真正推动中欧关系前进。
但她个人的意识形态,不可能敌得过客观经济规律。
比如此次冯德莱恩访问中国的时间点,其实就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点。
那就是赶在特朗普对欧洲加征关税之前。
此前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截止日期,是在8月1日。
换言之,对于欧盟而言,在这个最后的日期之前,他们要么加速推进跟美国的谈判;要么做好跟美国翻脸的准备,比如跟中国加强合作,以此对冲跟美国对抗所带来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冯德莱恩来到中国,其实也算是他们想要"利用"中国,以此增加跟美国谈判筹码的一种方式。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其实不介意欧盟这么做,因为国家之间本来就是利益为先,大家其实都在互相利用。
但欧盟想要利用中国跟美国做博弈,这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说白了,如果真把中国当成是"冤大头",一条死路走到黑,那么中国绝不介意对欧盟进一步惩戒。
在美国收割欧盟的策略基本不可能更改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也对欧盟出手了,那么他们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所以,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说,关于如何对付欧洲国家,或者说,关于如何跟欧盟打交道,我们其实是有战略自信的。
这就好像美国自信的认为他们可以随意拿捏欧盟一样。
而中国清楚的知道:符合欧盟国家利益的选择,其实就是只有跟中国妥处分歧、加强合作。
如果他们不做出这一选择,那么就是在自讨苦吃。
因此,中国自然也有信心处理跟欧盟的关系,他们要是执意搞对抗,那么中国就不介意教训他们一顿。
这也是中国的自信所在。
因此,对于此次冯德莱恩来到中国,虽然很难让人对她寄予什么希望,但如果她执意站在欧盟利益的对立面,那就是站在欧盟民众的对立面,最终必然会被欧洲人民所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