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能够享受哪些福利?这些补贴你可能不知道

2025-04-14 21:30  头条

好消息!江西省的困难群众迎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根据江西省民政厅与财政厅最新发布的《关于2025年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全省救助标准全面提升,城市低保首次突破950元大关,特困人员护理补贴最高每月能拿1500元。

先说城市低保,今年直接涨了45元,达到每人每月980元。这个数字可能看着不显眼,但对比全国水平就有看头了--目前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是836元,江西这次调整后比全国均值高出17%。以三口之家为例,符合条件的家庭每月能领2940元,在南昌租个一室一厅(约1500元)后,还剩1440吃饭生活,基本能维持温饱。更关键的是,低保对象还能享受水电费减免、医疗救助等12项配套福利。

农村低保标准从715元提到765元,涨幅6.9%跑赢了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这笔钱在赣南山区能买200斤大米、30斤猪肉,够一个成年人吃两个月。不过要注意,申请低保得同时满足收入和财产双重条件,家里有商品房、高档汽车的可不符合条件。去年九江就有32户因隐瞒存款被取消资格,这事可得引以为戒。

最需要关注的是特困人员救助。失能特困人员现在每月能领1275元基本生活费,加上1500元护理补贴,合计2775元,比很多地方企业退休金都高。半失能人员也有1650元(1275+375),全自理人员1105元(995+110)。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护理费用,比如请护工每天帮忙翻身、喂饭。南昌某养老院院长算过全护理老人每月开销约4000元,政府补贴能覆盖七成费用,个人只需承担1200元左右。

这次调整藏着三大亮点:一是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市的78%,比五年前提高18个百分点;二是护理补贴精细化,失能人员补贴是半失能的4倍,全自理的14倍,更符合实际需求;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救助标准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物价涨过3%就启动临时补贴。去年因洪灾导致菜价上涨,江西就临时给低保户发了两个月物价补贴。

不过政策执行中还有难点。比如如何精准认定失能等级,现在需要县级医院出具证明,但农村老人进城体检不方便。赣州尝试的"上门评估+视频认证"模式,让8万农村特困人员足不出户完成认定,这经验值得推广。

放眼全国,江西的救助标准处于什么水平?城市低保980元能排进全国前15,高于邻省安徽(935元)、湖北(955元),但低于浙江(1020元)、江苏(1015元)。农村低保765元位列中部六省第一,比河南高65元,比山西多85元。特困救助方面,江苏失能人员每月领1400元,浙江给1600元,江西的1275元还有提升空间,但加上护理补贴后实际待遇并不差。

对于符合条件的群众,申请流程也简化了。现在通过"赣服通"APP就能线上办理,需要准备身份证、收入证明、医疗诊断书(特困人员)等材料,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行动不便的还可以委托村干部代办,南昌县去年就帮3800多位老人完成了线上申请。领到钱后记得每季度复核资格,家庭收入变化超过低保标准1.5倍的会被清退。

未来五年,社会救助体系还要升级。民政部规划的"救助+服务"模式要在江西试点,低保对象不仅能领钱,还能免费参加技能培训。比如景德镇计划开设陶瓷制作培训班,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就业脱贫。同时建立全省救助物资调配中心,遇到自然灾害能确保3小时内将救灾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